軟體本益比大約是硬體公司的兩倍,依據是什麼?

軟體本益比

有讀者很好奇軟體本益比,曾向我詢問我在《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一書3-2節第168 頁討論軟體業的估值時,曾提過軟體公司的本益比大約是20倍;第162 頁上又說軟體公司的本益比大約是硬體公司的兩倍。問我依據為何?

本益比是動態數值

本益比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變動的數字,例如時代、牛市或熊市、行業都會對本益比產生重大的影響。但是資本市場上還是會有一定的共識的,這個共識主要是以企業所在的行業來決定本益比的,行業裡的領導廠商通常又享有比其他追隨者更高的本益比。因此投資人可以先找出個股所在的產業,再找出該行業的領導商,依競爭力、市佔、和各自的經營情形,就可以估出大致應有的合理本益比了。20倍應該是軟體業承平時的一個約略本益比,像艾多比(Adobe,美股代碼:ADBE)、微軟(Microsoft,美股代碼:MSFT)、字母(Alphabet, 美股代碼:GOOGL和GOOG)、臉書 (Facebook,美股代碼:META)等成熟有盈餘的軟體公司的本益比很少在20以下,只會比這個高(崩盤時例外),像目前市場是牛市,這些公司幾乎都在35以上。

參考依據

參考依據────坦白說,這是我的經驗值;但也有地方可參考。華爾街人士和法人都會訂購Bloomberg Terminal一年約4萬美金,其中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即時列出各產業,以及個股在此產業中的本益比水準。NYU Stern School也會定期發佈這方面(各產業的本益比)的資訊,但他們也是根據Bloomberg Terminal等工具所產生的,兩者差別在於學院派用的沒那麼即時,因為他們主要是用來教學和研究,理論上不須要即時的資料。

硬體業不見得低於軟體

甚至於硬體上市企業的本益比或估值也不見得低於軟體上市企業,例如《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一書中第162 頁上列的那幾家就不比著名的軟體巨擘差,有時候還遠超過這些軟體巨擘。《輝達(nVidia) 如何賺錢?輝達改變了產業的遊戲規則 》就是一個信手拈來的鮮活例子,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因此要看是那一類的硬體公司?公司本身的競爭力如何?市佔如何?有沒有前景?我們談論的都是一個能應用於大部份情形下,符合大部份企業的原則和經驗,千萬不要認為是公式。

軟體本益比
credit: StockSnap

估值因素很複雜

總之,估值是一個複雜的主題,不只很主觀,牽涉的相關因素很多;這也是我在書中多次引用許多成功的投資大師的說法────股票投資是一門藝術,而不是科學;原因就在這裡,因為不可能有一個估值公式適用於所有企業的公允值價。

美股的本益比和查詢工具

就以2022年12月來說,其中大約一半的公司的本益比低於14倍,甚至低於8倍的本益比也很常見。您或許好奇美股的本益比的歷史數據,這部份可以請您參見我的另一篇文章的說明,以股查詢工具《美股本益比在過去一個世紀一直在緩慢上升中,標普500歷年本益比和平均值查詢器》。

相關文章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