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应慎选投资媒体

geralt

由于媒体的影响力实在过于强大,而投资人需要吸收新知和必要的知识,各式的媒体接解是投资人不可避免的途径。本文就来看看现代的投资人所接解的媒体的特性和比较一下他们的优劣之处,重要的是对我们的影响会有多大。

投资人比较常会用到的有以下几种媒体:

电视

包括一般新闻,财经专业电视频道,财经节目。由于电视同时具有影像和声音,而且能够即时发布,因此先天上就具有强大的垄断性。科技和网路的出现,的确对电视在媒体上的统治地占造成相当大的影响;但是,财经频道受创的程度相对较小,主要的原因是财经频道属于较专业的领域,被取代性不高。撇开这个问题,财经节目长期以来就评价两极。比较好的做法是只看重点时段的财经新闻就好(它的即时和影像画面具有相当地不可取代性),少花时间去看财经名嘴的节目,这些节目通常充满戏剧的效果和张力,散播明牌, 但对投资人的绩效毫无助益,甚至于会传播错误的投资观念。巴菲特就曾经开玩笑地表示,如果他打开电视的财经节目,他会把声音关掉,然后看一群人在电视上以夸张的表情在进行默剧的表演。

广播

广播是受到科技和网路影响较大的媒体,主要是因为广播在各式媒体中,很少是主要或垄断性的媒体,这是广播在先天上不利的地方。科技和网路化之后,所受到的冲击也是较大的一种媒体,而且天生上,广播本来就是辅助型的媒体。广播的一大优势是可以在开车或工作时,可做为陪伴,背景,和不影响工作的一种媒体传递方式。

Podcast

近年出现的Podcast对于资迅的传播也有重要的帮助。Podcast是一种比较接近广播的存纯声音型态的媒体,但主要是用非即时的方式呈现。由于是非即时,因此可以进行较严谨的后制和校订,基本上也因为这一点,现在也吸引一些制作较佳的内容开始出现,但毕竟是新型态的表现方式,一切才刚起步而已。

报纸

虽然现今网路和科技的发达,对传统的纸本报纸造成致命的生存压力,这是不可逆的产业趋势,一如我在我在《超级成长股投资法则》一书中5-4小节第374页的内容提过的,就连巴菲特都必需接受这一点。但是,还是有“极少数”的报纸,因为具有长期社会的信任度、专业性、地域性,在转型为网路线上订阅后,仍然不会受到影响;个中的代表之一就是投资人最有关系的就是华尔街日报。在这里要强调的是“长期专业信任度”,因为这是不可能在短期间就能建立的企业竞争力,很难被取代。也由于信任度、专业性、地域性;在较深入的主题和重大消息的取得上,还是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这也是为何全世界各国的主要报纸,即使转型成线上的速度很慢,但还是能生存的最大原因。

书籍

这是一种所有投资人都值得,也必需投注心力的媒体。因为书籍是人类几千年来知识传承的最重要方式,不论载具为何,随时间有任何变化,都不会改变书籍在人类文明,思想,和知识传递上的地位。前些日子,我还特意了这个主题,写了篇文章《阅读对投资的无可取代和必要性》。欢迎大家参阅,在此不再重复文中的要点。

杂志期刊

杂志期刊这种传统媒体之于报纸,杂志期刊相较而言是辅助性质的。类似于广播之于电视。但是杂志期刊和报纸相较,它也有优势,就是它的专业性,因为杂志期刊通常只锁定某一个领域进行报导,若是专业顶尖的杂志,被取代的可能性很低。网路和科技的出现,对杂志期刊的生存的确造成致命的打击,但是,和报纸类似,专业顶尖的财经杂志,即使改为线上订阅,还是可以生存下来,例如专门报导美股动态的巴隆周刊,今天还是活得好好的。

部落格

几乎所有的知名企业都会经营自己的部落格,主要用来深入訚述企业产品和服务,弥补新闻稿发布和官方网站内容的不足。因为是企业所经营,因此具有官方的色彩和讯息的可靠度。

就非企业经营的个人部落格而言,好的部落格的内容不下于一本书(就某一种程度而言, 部落格算是另一种书籍,只是纸本书印了就不能再改,没有弹性,通常需要进行多次详细地校对,出版必须很慎重)。但是它的缺点是因为部落格的进入门槛很低,所以品质上参差不齐。但我们也不必因此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网路上还是有许多可看度极高,令人相当推荐的部落格 。

专业的投资网媒

网媒就是传统媒体的新生,有多少传统媒体就会冒出多少网媒,大部份网媒都脱胎自传统媒体;纯网媒(非脱胎自传统媒体者较少,因为媒体需要长期的经营和阅听人的信任才能生存)相对而言比较少。现代人不可能避开网媒,它可以让媒体更有影响力和强化即时性和传播力,对投资人而言,网媒更有效率,可以使您的投资研究工作直接受益。原则是要谨慎选择,以长期经营,已经被高度认可,专业性受投资人任者,专业性获肯定者为限。我在《超级成长股投资法则》一书4-5节第308页至315页,曾详细罗列了一些美股投资人常用的网路资源和媒体,供投资人参考。这些专业的投资网媒几乎俱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社群网路

完全不要理会,即使是您信任的人传给您的也一样。理由是:

  • 社群网路上通常充斥着错误资讯,被篡改的资讯,带风向的操弄,无法查证的来源,垃圾讯息。
  • 相较而言,社群网路比较是用于随意性的沟通和交流。一般情况下,没有企业会在社群网路上宣布官方正式的消息

网路直播

由于进入门槛很低,只要有手机或电脑加网路连线,因此容易造成品质上参差不齐。但是它还是有存档和易于存取的优点,阅听人可以采取比较保守主动的方式,只在您需要查阅必要的采访或特定人士的发言时,再上去进行搜寻。这样就可以保护您不会受到垃圾资讯,不实,或错误消息的引导。

慎选媒体

我们所接触到部份财经媒体在提到或讨论股市投资时,为了吸引阅听人,强调的都是股价、耸动的飙股、短期致富的故事。追根究底,我们也不能怪媒体,不讨论这些吸引眼球的主题,媒体无法获得阅听大众的青睐,他们就无法生存。比较值得提醒大家的是,有些媒体会耗去现代人大量的时间,不只会上瘾,有些还会灌输错误的投资知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须要选媒体的理由之一,另外一大原因是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的确有限,必须把时间投注在值得花时间的媒体上面,毕竟若您下定决心要投资成功的话,确实会占掉您许多的时间在研究和分析上。

人有惰性,喜欢有声光效果的媒体(例如电视和影视直播),因为有趣且容易上瘾;只有声音的广播或Podcast第二,网路文章再次之,传统的纸本报纸和财经杂志这年头连生存都很困难。最弱势的当属纸本书了,因为必需专心阅读不能分心,偒心神,又花时间,没趣。但我个人认为,对投资人最有帮助的媒体类型,反而和他们受欢迎的程度完全相反。

尽可能阅读英文的媒体

美股的投资人,尽可能阅读英文的媒体。我只提一个理由,许多台湾的中文媒体,常张冠李戴,冯京当马凉,把重大财经新闻主角的企业名称都弄错,这种情形还时常发生,我发现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媒体反而较少这种情形,我个人认为是台湾社会普遍对台湾以外的世事不甚关心,没什么兴趣所致──── 这是一件非常致命的事情。以下我就举几件最近一年内,发生在台湾主流的财经媒体,令我印象深刻的事件:

  • 时常把Shopify(美股代码:SHOP)当成Spotify(美股代码:SPOT)。
  • 贝宝(PayPal,美股代码:PYPL)打算推出加密币交易,未来会推广至贝宝(PayPal)的网路社群支付平台Venmo;但台湾财经媒体竟把相关的新闻报导成贝宝(PayPal)打算推出自己名为Venmo的加密币。
  • 大摩小摩分不清:虽然我个人很反对台湾媒体为公司个另取别名的无脑做法,但小摩=摩根大通=J.P. Morgan,摩根史坦利=大摩=Morgan Stanley应是财经者的基本常识。但竟然常看到台湾一堆财经媒体连这两家都分不清楚;明明是同一家的一则新闻,标题写大摩,内容却全是小摩。

这三件事都是令我匪夷所思的事,Shopify贝宝(PayPal)可都是美股重量级的企业,他们都不是三流企业,两者在美股是必知的常识,他们都已经存在超过十年以上了。摩根大通和摩根史坦利更是财经界常识中的常识。台湾人普遍思想狭隘,只知道苹果,微软,星巴克这类一般人都知道存在四五十年的成熟企业(成熟企业变超级成长股的机率很低,而且他们的消息连非投资人都人理解,投资人不必太高兴),财经媒体犯这类错误实在太不应该(还不只一次)。其它媒体也没有比较好,以讹传讹,错误的译稿到处被引用抄袭。 连重量级企业名称都会弄错的媒体,您能期望什么呢?

媒体
Credit: geralt

结论:绝对不要看财经新闻买卖股票

巴菲特表示过“股票的所有者经常让其他所有者反复无常且经常不理性的行为导致他们也做出不理性的行为。由于关于市场、经济、利率、股票价格行为等的讨论太多,一些投资者认为倾听专家的意见很重要────更糟糕的是,考虑根据他们的评论采取行动很重要。”换句话说,人们往往反应过度。

相关文章

重要声明

  • 本站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本人不对文章内容、资料之正确性、看法、与即时性负任何责任,读者请务必自行判断。
  • 对于读者直接或间接依赖并参考本站资讯后,采取任何投资行为所导致之直接或间接损失,或因此产生之一切责任,本人均不负任何损害赔偿及其他法律上之责任。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栏位标示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