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知识需要的是广度,而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深度

投资知识

股市投资需要知识,但很少人想过我们需要何种投资知识。

为什么绝大部的科技工程师无法靠投资致富?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科技股在过去几十年每年几乎都在大涨,是驱动美股上涨的根本力量。非常懂某个特定领域的科技工程师如过江之鲫,但绝大部的科技工程师并没有办法成为成功的投资人。当然多数科技工程师们比社会上其它行业的同侪有钱多了,但他们的钱都是工作上卖肝换来的辛苦钱,不论是现金的薪水、红利、或是公司发的股票;而不是靠他们自行投资赚来的────更致命的是,即使他们对自己公司的某项产品很暸解,但大部份的工程师长期以来养成以技术的角度来看所有的事情,而不是从商业和市场的角度。

工程师们懂的是工程,是某个非常特定领域的少数细节,离开这个微小固定的领域,就是个凡人。工程讲究的是数字、科学、公式、可以被复制的任何事物,他们生涯所受的训练强调的是排除法、缩小可能、找出可以重复的步骤、非黑即白、不能有弹性。然而,这些本领和投资所需要的特质或成功的要素,大部份是相反的────简言之,投资的世界没有公式,不是一门科学;这句话我们强调过很多次了。

另一个更具说服力的例子是,在金融界上班的朋友,按一般人的看法,他们对股市和投资的相关知识懂得比较多,这些人的投资报酬率应该很好。但是只要对股市投资有相当经验的投资人都晓得;这种看法在实务上当然并不成立。这也是为何我在《超级成长股投资法则》一书的后记里面403页,提醒投资人,MBA和财经博士只能证明唸书的能力,不代表财经实务和投资上的相等能力。在金融界上班的朋友,绝大部份的人拥有的能力、本领、或他们的工作重点是「销售」,不是投资或理财────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您能够明白这点,事情就好办了。

投资的复杂度超出我们的想像

每个投资人都想率先发现产业趋势,然后尽早入场卡位,取得先机,因为所有产业的先行者和能取得市占者,都能享有该行业的大部份利润,这是基本的逻辑问题。我在《超级成长股投资法则》一书的3-4小节中,在讨论如何发现游戏软体时,曾提过如何掌握行业趋势。

但我得坦白说一下,限于文章的篇幅,只能列出摘要和几点要诀。我想说的是,掌握行业趋势,发现超级投资新星的方法并不如一般人想像的容易。投资真的并不容易,股市比人们的复杂度超出我们的想像、理解、和能力。

为何需要建立自己的投资哲学和生态系统?

为何须要大费周章地建立「属于自己的」投资哲学和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投资的世界比你我想像的要复杂得多了,不是单靠某一个或很少数几个领域的专业就能轻易掌握的,这一点非常地重要。也就是「投资需要的知识是广度,而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深度」,单一领域深度的专家在投资上没有任何的优势,否则诺贝尔奖的得主们、历史上最伟大的几位科学家、或是集合全球智商最高人士的门萨会员们;理应都能轻松投资致富。但实际答案众所周知,并非如此。一个最知名的例子就是发明三大力学定律的牛顿,牛顿自己都坦承这一点。

但为何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投资哲学和生态系统?每个有投资经验的朋友都知道,拿别人的投资方法照章全抄(但模仿则是必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在实务上很难行得通。唯有找到属于适合自己的投资哲学和方法,长期而言,投资才能成功。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出生、经历、社会背景、理解力、价值观、对未来的计划、世事的看法、做事的方式,不可能是一样的────别忘了约翰.特雷恩的名言「投资是一细节的游戏」 ,失之千里差之毫厘。这一切都会导致每个人的投资喜好、标的(持股或产业)、持股期间的长短、组合集中的程度、风险的承受度,大相径庭。但是,在大方向上,投资成功的方法和原则并不会有所不同。

这对投资人有何影响?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认为这对大部份的投资人是好事。为什么呢?因为大部份的聪明才智是天生的,我们一般凡人都只属于平均的水平。如果聪明才智就决定一切,那岂不是极端地不公平吗?还好这世界并非如此运作,「勤能捕拙 」 的道理在投资上不只成立,而且还必需如此才行。因此大多数人可以透过后天的努力,弥补自己各方面的不足(不只是天生的聪明才智) 。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贯地主张,以投资成功为职志的朋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因为阅读是学习和增进人类知识广度最有效、最容易、也最为众人接受的方式────这点是历史上大部份成功的投资人都同意的事,这也是为何巴菲特每天的行程是以阅读为中心的最大原因。几千年来如此,不是在投资上是如此而已,所有成功的人士都如此认为,未来也不可能改变,因为书是传承人类知识和文明的最重要途径。这也是我之前撰写另一篇部落格文章《阅读对投资的无可取代性和必要性》的原意。

建构蒙格的投资所需的系统

蒙格说得更为透彻,他表示投资需要建构一套自己的生态系统,您得要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博览群书、最好每个学科都要懂,都要研究。他的这个说法,我个人是同意的。为什么呢?

  • 投资不是自然科学:而是社会学下的一门学问,社会学的特征就是没有公式,不仰赖不信奉数字是唯一真理。或可说掺杂了太多人文、情感、心理、生活、社会、经济、商业、政治…,所有的人类社会的因素;这就是投资,其实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原素并无不同。
  • 扩展视野:一旦投资人懂得愈多,不只选择会变多,也有可能借此增加自己的投资能力圈(但扩大投资能力圈是极度困难的一件事)。
  • 作功课:读财经新闻、看行业的报告和动态、追踪产业龙头企业和领先群的动向、自己作每天的投资功课、读深入的投资文章、重复看经典的投资书籍,如此经年累月。你就会有所获的。
  • 减少失误、上当、受骗的可能性:大部份的投资人都一定有经验,因为自己很难判断投资的标的,而被迫必须乱枪打鸟,亦或者陷入受骗上当的伪明日之星股票的亏损的经验(不一定是电信或网路诈骗,我们谈的是自己主动相信而投入的情形,但这种反而更危险;因为您可能会投入更多的血汗钱,也无法归究他人)。这些令人不愿提起的经验和失败,究其根源都是因为视野太小,大部份人的所知很有限所造成的。
  • 蒙格所谓的「凡事要倒过来想」:他是这样子说的:「倒过来想的心理习惯迫使客观性────因为你倒过来想一件事的一种方式是接受你最初的假设并说:「让我们试着反驳它。」 这不是大多数人对他们最初的假设所做的。 他们尝试确认。 这是心理学中的一种自动倾向────通常被称为「第一结论偏见」。 但这只是一种趋势。 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训练自己远离这种倾向。 你只是不断地接受自己的假设并试图反驳它们 。」

卡尼曼的快思慢想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他的代表钜作《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 )》 一书中,提出他三十年的诺贝尔奖获奖研究演变而来的理论,人类的决策制定有以下的两种模式系统:

  • 系统一:是一种完全本能的型态识别模式,可以在任何情况下立即融入各种情境,运用经验法则,并非常迅速地做出决定。
  • 系统二:是速度较慢、涉及更多思考,且运用更复杂分析的模式。

系统可以覆蓋系统—,但问题是使用系统二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它在许多情况下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我们自己真正俱备的能力。但经过百万年的生物演化、要花庞大的心力、以及人类天生的惰性,大部份情形下,人们都不会启动系统来进行思考。

卡尼曼的系统—其实这就是凯因斯所谓的 动物本能,是所有人都能立即展现的思考反映。它往往代表群众的智慧,可是所有人都在做和都认为是对的,往往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这段话用于股市和投资,更证明了它的价值所在。

卡尼曼的系统二,就某种程度上,其实也就是霍华德.马克斯所一直强调的 第二层思考,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可见大师们的看法,其实是殊途同归,本质上是相同的。

除了用功,没有捷径

巴菲特曾说过如何才能提高投资的机率,他表示「你得了解这家企业,没有别的办法。」真是一语中的,投资股票和经营企业,就大方向和原则来说,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妄想有任何捷径,或有任何省时省力的方法,一步到位。我个人倒是不大相信这世上有这种不劳而获,或是逻辑上不合理达成目标的成功方式的。

蒙格表示「快速致富的愿望非常危险」,「致富没有一个单一的公式,你需要了解很多关于商业、人性和数字的知识……期望有一个神奇的系统会为你做这件事是不合理的。」

费雪在已是91岁高龄的时候曾经强调过:「最优秀的股票是极为难寻的,如果容易,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他们了。我想购买最好的股票,不然我宁愿不买。」

我在《超级成长股投资法则》一书的1-1小节中也提过,日本股神是川银藏就告诫投资人要「自己下功夫研究,老实说,单听别人的意见,或只凭报纸、杂志的报导就想赚钱,这样的心态本身就已经是失败的根源,天下岂有如此的美事?」

模仿、学习、和观察

费雪认为,没有一种投资哲学能在一天或一年发展完全,除非抄袭别人的方法。其中,一部分可能来自所谓合乎逻辑的推理,一部分来自观察别人的成败。但大部分来自比较痛苦的方法:就是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投资和人类其他大部分工作一样,想要成功,必须努力工作、勤奋不懈、诚实正直。

模仿是最省力和最有效的方式,但是投资人还是得愿意花时间和心力,努力钻研要模仿的人物、企业、或方法;因为必需够深入的了解才有用。投资人应该都有自己推崇的成功投资大师,建议您把他相关的自传或著作(如果没有,那真的不适合您模仿)全都拿来当床头书,只要碰到任何投资的场景时,就翻一下他是怎么面对的。

然而,不要只是全章照抄不误,你要了解它,从中学习,经过消化, 让它成为你的思想的一部份,并建立你的投资理念。 否则它将毫无用处并浪费您的时间。

巴菲特也表示过,学习在投资上的重要之处。而且他还想得很透彻地表示;很多事值得学习,但是失败的经验就免了;因为我们真的犯不着把别人失败的痛苦历程再走一遍,既然都已经知道那是失败,为什么还要试呢?

投资知识
Credit: Adobe

结语

当代成功的投资人之一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J. Bernstein)表示过「成功的投资人并非单项冠军,而是全盘精通的人。」我很同意他的说法,这句话其实就是本文所讨论的蒙格的投资哲学。

美国大文豪拉尔夫.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说过一句发人深醒的话,很适合做为本文的结语「愚蠢的坚持是狭隘的思维在作祟。」一如我之前所说过的「我们会成为我们整天思考的东西。」爱默生的观点是,只有心胸狭窄的人才会拒绝重新思考他们先前的信仰。或者换种说法,他认为今天的直觉可以胜过昨天的结论────这才是阻碍我们向前进步的根源。

最后,我用凯因斯的一句名言做为本文的结束「发现新观点并不困难,困难的是逃出旧的思维方式。」

重要声明

  • 本站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本人不对文章内容、资料之正确性、看法、与即时性负任何责任,读者请务必自行判断。
  • 对于读者直接或间接依赖并参考本站资讯后,采取任何投资行为所导致之直接或间接损失,或因此产生之一切责任,本人均不负任何损害赔偿及其他法律上之责任。

在〈投资知识需要的是广度,而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深度〉中有 6 则留言

  1. hi Andy,
    先谢谢文章分享,本文的某几段内容,真的非常有共鸣,值得反复多看几次。
    我也曾经数度将书本放在床头前,当市场遭遇修正时,拿起来翻一翻,但是后来总是敌不过睡魔(哈)。
    前一阵子有书展促销活动,我把您书中建议的经典书籍一次购足,认真觉得阅读是投资路上CP值最高的事情,尤其是要多看几次,虽然字里行间的叙述都是相同的,但是当下的感受却都不尽相同,我认为这是一种信念上的覆蓋,能够牢牢的巩固你的投资策略,而不会受到群众影响,增加自我的第二层思考能力。
    期待您的持续创作与分享。

    1. Steve您好,阅读的重要性是所有史上的成功人士(不只投资领域)都推荐用来增广自己见闻和能力的最佳方式几千年来
      皆如此,未来也不可能改变,而且中外皆然,这是可以肯定的。我曾在我书中的序言最未文中提过,如果您开始发现经典
      的投资书里面所传达的理念,和您目前的投贠想法很类似,那真的恭喜您,因为您已经迈向投资成功的道路上了。我同意
      您所说的,读经典书其中的一大原因是可以用来强化投资人的信念和信心,这也是我主张经典的投资书,值得一再重复阅
      读的原因之一。

    1. BWIB您好,
      这一篇算是花心力和时间排行前几名的文章,原因是当初我前后写了好几个版本,花了一个多月才完稿,因为主题原本就不太容易,属于较进阶的主题,一般人不会有兴趣,可是却是对想长期投资和想要有突破的朋友必须想清楚的重要课题,为了避免引用错误,更为了避免让对这个主题有兴趣的朋友失望,因此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来来回回许多次。您会在这篇文章下回文,可见您应该也是有很多感触,或是至少我的这篇文章令您有受益。
      总之,感谢您的回文和到访。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栏位标示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