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西方大卖场零售业者在中国和台湾都全线败退?

retailer

在我发表第一篇好市多的贴文后,有一位新加坡的投资朋友在我的英文版贴文上问了这个问题。在此先感谢David这位朋友,能注意到这个问题,看得出来他是位很用心的投资人。我本来在我过一阵子要发表,目前写到一半的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的文章的草稿中已经提及这一项我所观察到的这点差异。但在和David交流的回文中,我决定把这个观察再写清楚一点。

这两篇关于好市多的部落格文章则为: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

  • 我在许多文章里都提过许多资料佐证说明,中国很快就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以及国民生产总额的第一名。但在这件事发生前,中国的零售市场规模早就是全球第一了。
  • 零售业是最古老的行业,在各国也是排名前三大的产业,包括线上零售,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的产业,因为这个产业有很庞大的上下游供应链,圶各国几乎都是雇用人数最多的产业,和民生高度相关。
  • 零售业(包括线上电商)的产业特点是营收庞大,但净利很低。由于现金流量庞大,也是各大金融新创(fintech)争相进入的领域,几乎可以说是得零售业的金流处理就得支付业的天下。
  • 零售业(包括线上电商)由于供链庞大,会催生许多衍生出来的产业,特别是结合传统零售,网路科技,和物流的电商,造就了东方的阿里巴巴和西方的亚马逊,就一个很好的例子。

西方大卖场零售业在中国的现况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世贸组织WTO,2004年允许所有国外的零售大卖场商家进入中国市场。一时之间,所有的国际零售大卖场业者,没有一家缺席,全都觊觎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家用市场,全都陆续进入中国。

据我所知,除沃尔玛(美股代码:WMT)外,所有外国主要的大型零售商都关闭了在中国的业务。这些年来,沃尔玛一直在缩减在中国的业务。除非有什么奇蹟,否则沃尔玛将是下一个退出中国的西方零售商。

  • 家乐福(美股代码:CRRFY)
    • 1995年,家乐福在北京开出中国首家门市。
    • 2019年卖给苏宁易购,已退出中国。
  • 麦德龙中国出售给物美(2019年)
  • 欧尚2018 年退出中国,品牌改为大润发中国(2021年)
  • 大润发中国出售给阿里巴巴(美股代码:BABA)(2017年)
  • 乐购(美股代码:TSCDY)退出中国正式(2012年)
  • 家得宝(美股代码:HD)关闭中国业务(2012年)
  • 沃尔玛
    • 1991年,沃尔玛超越彼时盛兴的凯马特和西尔斯公司,成为了美国第一大零售公司 ,1996年进入中国。到最高潮的2014年时在中国100多个城市开设超过400家卖场。
    • 但自2012年起,平均每2年就换掉一位中国区总裁,开始走下坡。已经出售在中国的线上销售业务(2016年),过去5年已经关闭了100家门店。
  • 亚马逊:关闭其中国国内业务(2019年)。

但有少数一些「非大卖场」的外商名生民生业者,则活得还不差。其中的关键是他们已经高度地针对中国进行本土化,采用了不同的营运方式,包括:

  • 百胜(美股代码:YUM)都已经把中国分公司的股权都出售给中国的财圑了。而且百胜中国(美股代码:YUMC)已经独立在美股和港股上市。
  • 麦当劳(美股代码:MCD):2017年中国⼤陆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收购美国麦当劳在中国⼤陆和香港的业务,将会经营及管理麦当劳在中国和香港的2,700家分店。
  • 星巴克(美股代码:SBUX):2017年台湾的统⼀集团出售上海星巴克50%股权给星巴克总公司,并买下星巴克在台湾所持有50%股权;美国总公司则借此收回高速成长的上海星巴克,

西方大卖场零售业在台湾的现况

台湾的零售业和中国一样,大多数外国大卖场零售业者在这里几乎无法生存。家乐福是现在唯一活着的业者,但谣言不断传出家乐福计划出售给台湾同行。各种迹象都显示,我个人认为家乐福很快就会退出台湾。

星巴克、麦当劳都已经把台湾分公司的股权都出售给台湾的财圑了。2017年统⼀出售上海星巴克50%股权,并买下星巴克在台湾所持有50%股权。国宾饭店则接手麦当劳在台湾市场的经营管理权,包括台湾麦当劳全台近400家餐厅,其中超过90%为公司直营门市。

海峡两岸大卖场零售业的共通性

不论台湾还是中国,两岸的大卖场零售业有许多共通点,而且这些共通点和西方完全不一样,这也是为何西方主导的零售经营阶层,无法在中国生存的原因:

  • 过去至少十年到二十年的成绩证明一切:西方业者主导经营都证明不能成功,结果就是一败涂地,打不过中国本地的同业。
  • 必须在地化:包括由本地财圑接手,本地人主导经营,加入本地的产品,菜单,服务,味道。
  • 经营成本:就像半导体业一样,麻省理工学院和英特尔都提出过他们计算过的经营成本,半导体厂在东亚的成本比美国低30%,若是在中国,则可少掉50%。外商用他们西方人的经营逻辑,强迫套用在中国,很明颢的是会降低竞争力,因为不必要的间接成本(英文叫Overhead)实在太高了。
  • 两岸毕竟同文同种:这会造成品味、文化、价值观、标准、操作方式、语言、口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和西方则完全不同,这西方人很难暸解。

我的第二个想法是基于台湾的导入历史,值得复制。想想星巴克、麦当劳、可口可乐(美股代码:KO)、百事集团(美股代码:PEP)、和肯德基所属的百胜,这些知名的大型食品和零售商在30年前开始在台湾流行开来,星巴克、好市多、肯德基在20年前在台湾都拥有全球销售第一名的分店。尽管台湾分公司的总营收现远低于中国,但这些品牌在这里仍然很受欢迎,过去经验值得借镜。我想说的一点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包括文化 、行为模式、品味、运营模式、商品偏好、衣着流行,食物口味」。

我相信好市多的管理层2019年最后在决定进入中国之前,也做了一些功课——你可以说他们发现了台湾和中国的零售商的成功营运的食谱秘方必须与美国或欧洲不同,这点他们应该是清楚的。好市多的张嗣汉是台湾分公司的前任总经理,现任亚太区副总,他一手建立台湾好市多的成功模式,有二十多年的成绩背书,目前带领前台湾好市多的经营圑队实际操盘中国的营运。这是为何 好市多的管理层为何具有高度信心,可以复制台湾好市多成功模式的另一大原因。

零售业
Credit: Flicker

西方大卖场零售业的特许厂牌和后台仍比中国先进

西方零售业的特许经营权(franchise)和后台(back-end)仍比中国先进,不只是我们前面提过的言些零售的领域。便利商店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台湾经过30年后,目前只留下两大两小,都是西方和日本的特许厂牌,但是经营上已经全部在地化(如果您走进美国的7-11和台湾的7-11,除了店名标志是一样的外,已有极大的不同;包括上架的商品全部已经在地化、提供更多的服务、高度的效率),成为社区的生活中心,竞争非常激烈——四大便利商店对台湾社会的影响力非常强大,已经改变了台湾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许多行业的经营方式和生存。台湾4大超商的密集度全球第2高,仅次于韩国 ,但差距不大。 这也是我在超级成长股投资法则的第二章的2-3,123页以此为例说明台湾的超商其实是拥有寡占的护城河的。日本的7-11还反过来并购美国总公司的7-11,可以说是另外的一种证明。中国则仍在战国时代,持续进行整并中,我相信最后会和台湾目前的情形一样,只有少数几家能生存。

相关文章

重要声明

  • 本站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本人不对文章内容、资料之正确性、看法、与即时性负任何责任,读者请务必自行判断。
  • 对于读者直接或间接依赖并参考本站资讯后,采取任何投资行为所导致之直接或间接损失,或因此产生之一切责任,本人均不负任何损害赔偿及其他法律上之责任。

在〈为何西方大卖场零售业者在中国和台湾都全线败退?〉中有 3 则留言

  1. 个人对中国零售产业不熟悉,但之前看过报导钱柜好乐迪等台湾KTV业者在中国遇到种种不平等待遇,例如,当地业者登记为餐饮业,外来厂商只能登记为娱乐业,两者税率相差很大,加上消防、环保、五险二金等,都给当地政府很大的人为裁量空间,另外,厂商还要面对当地竞争者的偷拐抢骗行为。所以,基本上外来厂商在中国不论先天及后天上都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这可能是厂商纷纷退出的重要原因之一,若不是拥有特殊品牌优势或其他护城河,在中国的消费市场想成功站稳脚步并不容易!

  2. 另外,感觉中国市场不能以一般资本市场的逻辑思考,例如,我们认为阿里巴巴可能拥有强大的护城河(网路效果),可以为投资人产生持续的现金流,其各期折现后的内在价值可能远低于市值,但中国市场受到政府行为影响极大(而且越来越大),本来被认为的强大护城河,实际上却可能很脆弱,政府永远有理由可以随时取消厂商的业务(支付宝与蚂蚁金服,阿里的云端业务),另外,各期的现金流入在共同富裕及官员寻租过程下(自愿捐款、被罚款、补充地方政府财源、找保镳等),是否能实现变得很不确定!感觉起来,最近蒙格对阿里巴巴的加码(价格真的很便宜),实际上是对中国政府后续行为模式及对私人财产权保障的预测加码,问题是预测政府政策不知道是不是他的专长?

    1. Simon您好,

      谢谢您的回复。您的看法和我在我部落格那篇《中概股的最大风险》贴文里面向投资人提醒的
      “在中国,一切都是政府说了算,企业很难有上诉的空间,权益很难获得保障,这点是中概股的最大风险。”
      在那篇《中概股的最大风险》贴文里面我也提醒过投资人”共同富裕”是中国大陆往后国家最重要的指引,需要特别注意。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栏位标示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