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西方大賣場零售業者在中國和台灣都全線敗退?

retailer

在我發表第一篇好市多的貼文後,有一位新加坡的投資朋友在我的英文版貼文上問了這個問題。在此先感謝David這位朋友,能注意到這個問題,看得出來他是位很用心的投資人。我本來在我過一陣子要發表,目前寫到一半的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的文章的草稿中已經提及這一項我所觀察到的這點差異。但在和David交流的迴文中,我決定把這個觀察再寫清楚一點。

這兩篇關於好市多的部落格文章則為:

為什麼要談這個問題?

  • 我在許多文章裡都提過許多資料佐證說明,中國很快就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以及國民生產總額的第一名。但在這件事發生前,中國的零售市場規模早就是全球第一了。
  • 零售業是最古老的行業,在各國也是排名前三大的產業,包括線上零售,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的產業,因為這個產業有很龐大的上下游供應鏈,圶各國幾乎都是僱用人數最多的產業,和民生高度相關。
  • 零售業(包括線上電商)的產業特點是營收龐大,但淨利很低。由於現金流量龐大,也是各大金融新創(fintech)爭相進入的領域,幾乎可以說是得零售業的金流處理就得支付業的天下。
  • 零售業(包括線上電商)由於供鏈龐大,會催生許多衍生出來的產業,特別是結合傳統零售,網路科技,和物流的電商,造就了東方的阿里巴巴和西方的亞馬遜,就一個很好的例子。

西方大賣場零售業在中國的現況

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加入國際世貿組織WTO,2004年允許所有國外的零售大賣場商家進入中國市場。一時之間,所有的國際零售大賣場業者,沒有一家缺席,全都覬覦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家用市場,全都陸續進入中國。

據我所知,除沃爾瑪(美股代碼:WMT)外,所有外國主要的大型零售商都關閉了在中國的業務。這些年來,沃爾瑪一直在縮減在中國的業務。除非有什麼奇蹟,否則沃爾瑪將是下一個退出中國的西方零售商。

  • 家樂福(美股代碼:CRRFY)
    • 1995年,家樂福在北京開出中國首家門市。
    • 2019年賣給蘇寧易購,已退出中國。
  • 麥德龍中國出售給物美(2019年)
  • 歐尚2018 年退出中國,品牌改為大潤發中國(2021年)
  • 大潤發中國出售給阿里巴巴(美股代碼:BABA)(2017年)
  • 樂購(美股代碼:TSCDY)退出中國正式(2012年)
  • 家得寶(美股代碼:HD)關閉中國業務(2012年)
  • 沃爾瑪
    • 1991年,沃爾瑪超越彼時盛興的凱馬特和西爾斯公司,成為了美國第一大零售公司 ,1996年進入中國。到最高潮的2014年時在中國100多個城市開設超過400家賣場。
    • 但自2012年起,平均每2年就換掉一位中國區總裁,開始走下坡。已經出售在中國的線上銷售業務(2016年),過去5年已經關閉了100家門店。
  • 亞馬遜:關閉其中國國內業務(2019年)。

但有少數一些「非大賣場」的外商名生民生業者,則活得還不差。其中的關鍵是他們已經高度地針對中國進行本土化,採用了不同的營運方式,包括:

  • 百勝(美股代碼:YUM)都已經把中國分公司的股權都出售給中國的財圑了。而且百勝中國(美股代碼:YUMC)已經獨立在美股和港股上市。
  • 麥當勞(美股代碼:MCD):2017年中國⼤陸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收購美國麥當勞在中國⼤陸和香港的業務,將會經營及管理麥當勞在中國和香港的2,700家分店。
  • 星巴克(美股代碼:SBUX):2017年台灣的統⼀集團出售上海星巴克50%股權給星巴克總公司,並買下星巴克在台灣所持有50%股權;美國總公司則藉此收回高速成長的上海星巴克,

西方大賣場零售業在台灣的現況

台灣的零售業和中國一樣,大多數外國大賣場零售業者在這裡幾乎無法生存。家樂福是現在唯一活著的業者,但謠言不斷傳出家樂福計劃出售給台灣同行。各種跡象都顯示,我個人認為家樂福很快就會退出台灣。

星巴克、麥當勞都已經把台灣分公司的股權都出售給台灣的財圑了。2017年統⼀出售上海星巴克50%股權,並買下星巴克在台灣所持有50%股權。國賓飯店則接手麥當勞在台灣市場的經營管理權,包括台灣麥當勞全台近400家餐廳,其中超過90%為公司直營門市。

海峽兩岸大賣場零售業的共通性

不論台灣還是中國,兩岸的大賣場零售業有許多共通點,而且這些共通點和西方完全不一樣,這也是為何西方主導的零售經營階層,無法在中國生存的原因:

  • 過去至少十年到二十年的成績證明一切:西方業者主導經營都證明不能成功,結果就是一敗塗地,打不過中國本地的同業。
  • 必須在地化:包括由本地財圑接手,本地人主導經營,加入本地的產品,菜單,服務,味道。
  • 經營成本:就像半導體業一樣,麻省理工學院和英特爾都提出過他們計算過的經營成本,半導體廠在東亞的成本比美國低30%,若是在中國,則可少掉50%。外商用他們西方人的經營邏輯,強迫套用在中國,很明顥的是會降低競爭力,因為不必要的間接成本(英文叫Overhead)實在太高了。
  • 兩岸畢竟同文同種:這會造成品味、文化、價值觀、標準、操作方式、語言、口號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和西方則完全不同,這西方人很難暸解。

我的第二個想法是基於台灣的導入歷史,值得複製。想想星巴克、麥當勞、可口可樂(美股代碼:KO)、百事集團(美股代碼:PEP)、和肯德基所屬的百勝,這些知名的大型食品和零售商在30年前開始在台灣流行開來,星巴克、好市多、肯德基在20年前在台灣都擁有全球銷售第一名的分店。儘管台灣分公司的總營收現遠低於中國,但這些品牌在這裡仍然很受歡迎,過去經驗值得借鏡。我想說的一點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包括文化 、行為模式、品味、運營模式、商品偏好、衣著流行,食物口味」。

我相信好市多的管理層2019年最後在決定進入中國之前,也做了一些功課——你可以說他們發現了台灣和中國的零售商的成功營運的食譜秘方必須與美國或歐洲不同,這點他們應該是清楚的。好市多的張嗣漢是台灣分公司的前任總經理,現任亞太區副總,他一手建立台灣好市多的成功模式,有二十多年的成績背書,目前帶領前台灣好市多的經營圑隊實際操盤中國的營運。這是為何 好市多的管理層為何具有高度信心,可以複製台灣好市多成功模式的另一大原因。

零售業
Credit: Flicker

西方大賣場零售業的特許廠牌和後台仍比中國先進

西方零售業的特許經營權(franchise)和後台(back-end)仍比中國先進,不只是我們前面提過的言些零售的領域。便利商店更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台灣經過30年後,目前只留下兩大兩小,都是西方和日本的特許廠牌,但是經營上已經全部在地化(如果您走進美國的7-11和台灣的7-11,除了店名標誌是一樣的外,已有極大的不同;包括上架的商品全部已經在地化、提供更多的服務、高度的效率),成為社區的生活中心,競爭非常激烈——四大便利商店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力非常強大,已經改變了台灣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許多行業的經營方式和生存。台灣4大超商的密集度全球第2高,僅次於韓國 ,但差距不大。 這也是我在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的第二章的2-3,123頁以此為例說明台灣的超商其實是擁有寡佔的護城河的。日本的7-11還反過來併購美國總公司的7-11,可以說是另外的一種證明。中國則仍在戰國時代,持續進行整併中,我相信最後會和台灣目前的情形一樣,只有少數幾家能生存。

相關文章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在〈為何西方大賣場零售業者在中國和台灣都全線敗退?〉中有 3 則留言

  1. 個人對中國零售產業不熟悉,但之前看過報導錢櫃好樂迪等台灣KTV業者在中國遇到種種不平等待遇,例如,當地業者登記為餐飲業,外來廠商只能登記為娛樂業,兩者稅率相差很大,加上消防、環保、五險二金等,都給當地政府很大的人為裁量空間,另外,廠商還要面對當地競爭者的偷拐搶騙行為。所以,基本上外來廠商在中國不論先天及後天上都處於非常不利的競爭地位,這可能是廠商紛紛退出的重要原因之一,若不是擁有特殊品牌優勢或其他護城河,在中國的消費市場想成功站穩腳步並不容易!

  2. 另外,感覺中國市場不能以一般資本市場的邏輯思考,例如,我們認為阿里巴巴可能擁有強大的護城河(網路效果),可以為投資人產生持續的現金流,其各期折現後的內在價值可能遠低於市值,但中國市場受到政府行為影響極大(而且越來越大),本來被認為的強大護城河,實際上卻可能很脆弱,政府永遠有理由可以隨時取消廠商的業務(支付寶與螞蟻金服,阿里的雲端業務),另外,各期的現金流入在共同富裕及官員尋租過程下(自願捐款、被罰款、補充地方政府財源、找保鑣等),是否能實現變得很不確定!感覺起來,最近蒙格對阿里巴巴的加碼(價格真的很便宜),實際上是對中國政府後續行為模式及對私人財產權保障的預測加碼,問題是預測政府政策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專長?

    1. Simon您好,

      謝謝您的回覆。您的看法和我在我部落格那篇《中概股的最大風險》貼文裡面向投資人提醒的
      “在中國,一切都是政府說了算,企業很難有上訴的空間,權益很難獲得保障,這點是中概股的最大風險。”
      在那篇《中概股的最大風險》貼文裡面我也提醒過投資人”共同富裕”是中國大陸往後國家最重要的指引,需要特別注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