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市多的護城河,和競爭者的差異

好市多的護城河

這一篇要來討論好市多的護城河,以及好市多和其它零售競爭者的差異。請先閱讀我前些日子寫的,關於好市多(美股代碼:COST)的第一篇文章《好市多(Costco)如何賺錢?

我的書中相關的內容

我在我的兩本書中都專文介紹過好市多這家公司,書中的內容不再重覆,請投資人參考我書中專門的小節介紹:

  • 在《10倍股法則》一書的5-4小節中,233-238頁:這一整個小節對好市多這家公司有專文的介紹。
  • 在《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一書的2-3小節中,128頁;以及2-3小節中,124-126頁;這一整個小節對好市多這家公司有專文的介紹。

競爭優勢

以顧客的利益為優先考量

每家企業都會把以客為尊這句話掛嘴邊,其至寫進呈報給證管會的年報裡。但是真正可以落實,而且可以讓顧客明顯感受到的企業,其實很少,好市多絕對是其中之一。

所有的消費者購物都必需入會,繳交年費;而且來自會員的年費竟佔了全公司營收的2/3,沒有會員的年費,公司就會立即陷入虧損。這種獨特的商業模式,在商業界其實很少見,但好市多卻搞得很成功。

好市多甚至曾經限制所出售商品的毛利率必須要在13%以下,同業沃爾瑪(美股代碼:WMT) 是24%,目標百貨(美股代碼:TGT)則是29%。

效率重於一切

好市多整個公司都信奉不需多餘的裝飾(No-frills)政策,專注為客戶帶來價值。平均只會銷售3,700 ∼ 4,000項產品,沃爾瑪則有12 萬∼ 14萬項,亞馬遜更高達6億項。好市多透過為顧客先篩選不必要或賣不好的商品,同類商品幾乎只會留下最暢銷的品項。較少的項目有許多好處:較少的供應商管理、門市展示易於安排、和供應商議價時有較大的折扣幅度、減少客戶購買時決定的速度和增加購買意願、而且能提高存貨的周轉率。

請注意好市多的原名是好市多倉庫,因為它直接把供貨商進貨來的整梱貨品放上貨架,它的賣場就是個有冷氣和收銀台的倉庫,這樣可以省去倉儲成本,進出貨時間,也不必煩惱賣場的格局規劃,拆箱,分裝;而且可以剌激消售量。

自有品牌科克蘭

好市多經過濾後,在賣場只會賣3,000至4,000多件商品,而沃爾瑪則有12 萬∼ 14萬項商品,亞馬遜(美股代碼:AMZN)則高達6億件商品。甚至如果是市面上廠商的貨品性價比或品質不佳,好市多索性會推出自有品牌科克蘭(Kirkland Signature)商品來取代;科克蘭品牌商品的售價比市場同類商品低20%以上,而且目前科克蘭品牌商品的營收已經占了好市多年營收的1/3,證明這些自己推出的科克蘭商品都很受歡迎。

這麼描述,大家可能還是對科克蘭這個好市多自有品牌經營得多成功還是沒概念。好市多這個品牌主要在好市多自己的商場售賣,產品囊括了從堅果到襯衫等各種類型,年銷售額高達250億美元。這個數字高於可口可樂(美股代碼:KO)的230億,更高於百威(美股代碼:BUD)、雀巢(美股代碼:NSRGY)、吉列(美股代碼:PG)等一系列著名的大眾消費品牌。

名人的背書

蒙格和好市多

談好市多,就令我想起這企業的一位著名的股東蒙格。他從1997年起就是董事會的成員。他個人的投資組合裡只有三檔股票,好市多就是其中之一。蒙格並不掩飾自己對好市多的偏好,多次公開推薦投資人加碼買進好市多的股票。他還有句名言「 好的股票都不便宜」,其實他指的就是好市多。財經媒體還真的三不五時去調查這位老爺爺是不是言行一致,發現他會持續小額買進,加碼好市多的股票。截至2020年底,他個人擁有186,000股的好市多股票

蒙格曾表示過好市多有一大亞馬遜並不具備的獨特元素────公司文化 。「這非常重要,」芒格在回應後來關於評估公司文化在投資決策中的重要性的詢問時說。「像好市多這樣的公司取得成功的部分原因是令人驚訝的是,一家並不在幾十年前成立的小公司可以像好市多那樣迅速發展壯大。部分原因是文化,他們創造了一種強烈的文化,對成本和質量等以及效率和榮譽等一切美好事物的狂熱。當然,這一切都奏效了。因此,當然文化非常重要。」

好市多的護城河
credit; AmCham-Taiwan

雷軍對好市多的評語

小米(Xiaomi,港股代號:1810)的雷軍曾在一場論壇上,感慨萬千地對好市多下了如下的評語「信用卡收益佔總獲利的1/3,近70%營業利益來自會員費,毛利率只有6.5% 。」並坦承從好市多的企業經營哲學上獲益良多。其實中國的知名創業人士中,不只雷軍,有許多人都坦承研究所過好市多,並運用到自己的企業上,並對好市多的強大競爭力和客戶的忠誠度表達出崇敬之意。

大中華的業務

台灣

1997年進入台灣,至今已經25年了,它在台灣目前有14家分店,從北到南都有。我二十多年前去過內湖店,那時人潮就很多了,但不像現在去好市多是年輕夫妻的全民運動。平時人潮就很多了,一到假日,台灣各地的好市多,根本連要進去都很困難,而且所有分店都是如此。難怪內湖店以前長期是好市多全球單店銷售亞軍(也曾是冠軍),只不過現在這頂桂冠換成好市多的台中店罷了。這種現象也曾經發生在台灣的麥當勞(美股代碼:MCD)上,麥當勞的台北市民生東路店,曾是麥當勞多年的全球單店門市王,直到麥當勞進入中國後才改變。但問題是,好市多的台中店所發生的是現在進行式! 這也是為什麼好市多要打鐵趁熱,在2020年又開了北台中店。

2020會計年度,好市多「台灣分公司」營收已逼近新台幣千億⼤關,這個數字可以排名台股上市公司50名左右。日月光半導體(美股代碼:ASX)的年營收是新台幣1,033億,正好排名台股排行第50名。全球好市多將近800店中,獲利第⼀名的「店王」就是台中店。據2020好市多公佈的資料,台灣分公司的營運關鍵資料如下:

  • 持卡會員數320萬人
  • 會員續約率95%
  • 2019年的年營收新台幣840億,年增20%
  • 毛利率10%
  • 連續23年營收成長,前五年公司是虧損的
  • 平均每客訂單新台幣3,000元,是同業的三倍
  • 進口貨品佔50%以上
  • 光是在台灣,就有三家分店名列好市多全球前十大排榜單內;包括內湖店,中和店,台中店

中國

我曾經在《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裡的4-1節就提醒過投資朋友,中國市場是驅動美股上市企業股價的主要因素之一。特斯拉(美股代碼:TSLA)的股價有相當的比例是因為成功進入中國,並在一年內就建立全業界最有效率的上海工廠。原因無它;除了產品生產和供應鏈的不可取代性外(美國從川普時代一直聯合其盟友鼓動商商撤出中國,搞到現在都六年了,證明了不可行,這是事實)。不論美國市場多大,美國是一個極端成熟的市場,成長有限。但中國很快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很少有美股上市企業會放棄這個市場,執行長們更是顫顫競競地小心怕開罪中國的廣大消費者。最近的例子就是摩根大通(美股代碼:JPM)的執行長戴蒙,只不過對中國開了個玩笑,第二天立即公開道歉並承認錯誤。各位要知道摩根大通不是普通的企業和銀行,執行長戴蒙在當代的美國金融界更是數一數二公認的領袖。

美股上市企業都深怕失去中國市場這個金雞母,無人會否認這一點,除非極其少數認定放棄這個市場或公司本身是特別的產業無法進入這個市場者,在標普500成份股內,這種企業應該只有個位數。例如臉書(美股代碼:META)的祖克博因為長期努力想進入中國都失敗,自認為永遠進不了中國,才敢公然在國會作證時,公開攻擊中國;當然他也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好市多在中國用的名稱是開市客,經營圑隊都來自台灣好市多,很明顯地,總公司希望能複製台灣好市多的成功經驗。它在2019年於上海已經開了全中國第一家分店,第二家店則已經定案在蘇州,正在建設中,即將開業,目前正在規劃第三家店。以好市多第一家店的受歡迎程度,它在中國的前景令人期待。好市多上海分店開業那幾天,好市多的股價連續多日每日上漲都超過3%(不論好市多或零售業的股價,連續多日,每日上漲超過3%,是很少見的情形)。特斯拉就是另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您可以去查一下特斯拉的股價走勢圖,沒有中國市場和上海廠,就沒有今天的特斯拉。

相關文章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在〈好市多的護城河,和競爭者的差異〉中有 5 則留言

    1. 董事長您好: 好市多現在市值和比益比都已經超出傳統零售業的估值,這點投資人應特別注意.但它是一家好公司,這沒有疑問的

  1. Hi, Andy:
    分析師用來分析一家公司的資訊有三種:
    1. 核心資訊:公司的質化特質,包括許多難以用數據表達的特質,比如說公司的「競爭優勢」、經營經層的「誠實正直」、公司的文化、創新的能力、對股東的坦白無隱,還有經營階層的 capital allocation 的能力等許多許多,這些素質都無法用數字表示。
    2. 數據資訊:公司的成績單、量化的數據、歷年的業績。包括過去的 ROE, 成長率,所有過去公司財報成績單。這些資訊在目前為止,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在幾個 clicks 後得到。
    3. 價格資訊:當然就是公司的股價表現了。
    我們在描述一家公司是好公司的時候,可能要細分我們說是好公司的「緣由」是什麼?是 1. 還是 2. 還是 3.?哪些原因是 1, 哪些是 2. 哪些是 3.?
    當一家公司的 「3.價格資訊」表現很好,很多人開始心動,隱隱覺得這是家好公司,因為大家都買,所以感覺良好。因此,大家都買了,你也買了。這種情況下,你有可能賺錢。
    當一家公司的「 2. 數據資訊」很好,但是「3.價格資訊」不好,代表許多人還沒有發現這家公司,而你發現了,雖然有點懷疑「怎麼大家都不買,所以股價不會漲,是不是有問題」之下,你還是買了,如果你的分析是對的,你會獲利很多。
    當你發現一家公司的「1. 核心資訊」很好,這家公司你看到隱藏的競爭優勢,看到經營階層孜孜不倦、汲汲營營、誠實正直、低調篤實,整家公司投資大量資金在強化它的核心競爭優勢 (capital allocation),努力讓這些「競爭優勢」變成「持久競爭優勢」,善待員工、誠實對待股東,產業成長前景光明,競爭者渾然不覺。這時候雖然「2.數據資訊」不好,公司還是連續賠錢,而且「3.價格資訊」更差,因為市場上很多人(包括許多分析師)都唱衰。這時候看懂而買進這家公司的人,會是最大贏家,甚至未來數十年什麼都不要做,就能賺到「多/百倍股」。
    葛八想要大家想想的是:到底我們為什麼說 Costco 是好公司?
    假如現在「蒙格沒有一直告訴我們說 Costco 是好公司」,「而且業績連續三年賠錢」,「股價腰斬再腰斬」(也就是除去上述的「核心資訊」和「價格資訊」),各位還會說 Costco 還是好公司嗎?原因是什麼?各位到底了解 Costco 多少?
    葛八仔細爬梳 Andy 兩篇敘述 Costco 的文章後,如果除掉「財報業績好」和「股價高」這些資訊,剩下還能夠說明 Costco 是好公司的資訊剩下:
    1. 蒙格說明 Costco 的文化好(因為蒙格有參與董事會,所以能夠感受到 Costco 的文化,其他人應該很難)
    2. 孜孜不倦為客戶尋求「低價」(如果你相信 Costco 的低價,看看這篇:https://www.investopedia.com/articles/personal-finance/061715/business-model-analysis-costco-vs-sams-club.asp )(Sam’s Club 跟 Costco 的經營方式極度相似,只是 Sam’s Club 隸屬於 Walmart 下,沒有獨立財報)(想想現在台灣如果有 Sam’s Club,你還會堅持去 Costco 嗎?)
    所以請各位再想想,Andy 看得懂 Costco 是好公司,你真的懂嗎?
    剝去價格資訊和業績資訊之後,到底 Costco 為什麼是好公司?

      1. 最近正在看,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這本書。書中剛有寫到尤由,史利普和札卡里所建立的基金(遊牧)也是有投資好市多公司,指出好市多成功的因素是規模經濟分享這個商業模式。
        而我真的很幸運,還好平時就有在追Andy Lin的文章,又剛好看到葛八先生的分析。真的是受益良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