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表現為何奇差無比?有多差呢?

股票基金

建議朋友們可以參見我之前的一篇高度相關的文章:《有任何買股票基金的理由嗎?1個都找不到

股票基金的表現如何?

我在《10倍股法則》一書的4-3節,第143-154頁,關於「投資策略」的「理由2》主動投資卻要過度分散,不如直接投資大盤」的討論文中提到以下的內容。

幾家著名財經機構的長期調查結果如下:

  • 包括美銀(美股代碼:BAC)在內的許多機構一致的長期研究指出,只有25%的股票基金經理人的投資績效高於大盤。
  • 晨星(美股代碼:MORN)旗下的Morningstar Direct在2021年的統計數據,主動式美股基金績效逾85%落後大盤。
  • 標普道瓊指數公司 ( 美股代碼:SPGI) 的最新報告顯⽰,2021年超過79%的主動型共同基⾦經理⼈的操盤表現,不如標準普爾500指數和道瓊指數。
  • 追蹤主動型基金績效的S&P Indices Versus Active(SPIVA)在2023年的數據顯示79%的基金經理在2022年的操盤績效落後美股大盤,與10年前的42%相比,這個比例大幅升高。

約翰.柏格自己作了大量研究,也引用了大量權威機構和人士的研究。比如,他引用了耶魯大學基金會首席投資官大衛·史雲生(David Swensen)的研究:在多如螞蟻的基金中,過去二十年中只有約4%的基金扣除稅收和費用之後能夠跑贏大盤,而且平均起來也只是比大盤的報酬率多了0.6%而已;而96%的基金跑輸大盤,而且輸得很慘:平均每年跑輸4.8%。大家都知道基金經理和券商有發財的,可是發財的基金投資人卻很少聽說過。

基金想長期擊敗大盤非常困難

過去幾十年裡,千千萬萬的基金中,只有美盛集團(Legg Mason)米勒先生(Bill Miller)的基金,連續 十五年跑贏標準普爾500指數,但跑赢的幅度也不大,後來他的名氣大了,基金的新錢也多了,他卻越來越難跑贏了。他最後幾年,嚴重跑輸大盤。最後,甚至因此乾脆退休去了。米勒先生能因為跑赢大盤而成為傑出英雄,這一現象本身就說明跑赢大盤就好比中六合彩一樣困難。

典型的案例:方舟創新ETF

歷史和規模

凱茜·伍德(Cathie Wood)的旗艦基金方舟創新ETF(美股代碼:ARKK)成立於2014年,總管理資產為130億美元。

曾締造傲人的短期績效

請特別注意「短期」這兩個字。短期績效不會有持續性,也不可能在股市上累積令您滿意的財產。詳情請參見我之前的部落格文章《投資人成功能否持續如何檢視?3項檢視的標準》。

ARKK曾在新冠大流行那段很短暫的期間表現優異,其投資組合的股票在疫情期間大幅上漲。隨著新冠疫情消退,加上美聯儲大舉加息,科技行業進入低迷階段,ARKK從極高的水準暴跌。從2021年2月中旬的峰值159.70美元,到2022年12月28日的盤中低點29.43美元,該基金從峰值到低谷的跌幅達81.6%。

根據FactSet的數據,自基金成立以來,ARKK投資者的美元加權回報率約為負27%。

高昴的管理費

該基金成立以來3.1億美元的佣金收入中,約70%是在2021年2月之後收取的。根據FactSet的數據,ARKK的年管理費為0.75%,是主動管理型ETF平均水平的兩倍。基金成立以來狂賺3.1億美元佣金,投資人損失95億美元。

要怪投資人自己

凱茜•伍德的旗艦基金ARKK價格暴跌,但許多粉絲仍對其充滿信心,只因為她「曾經」造傲人的績效。但問題是決定股市投資成功的是長期績效,而不是短期的績效!套句中文世界的股市用語,許多粉絲仍舊甘於成為韭菜,至今並未覺醒。

台灣媒體的荒謬和無知

尤其是台灣的媒體竟創全球之先,封凱茜•伍德為「女股神」,追捧她是股神巴菲特的傳人。不論從長期投資報酬率,管理資產的規模,股市經歷,投資心得,資本市場的暸解程度的各個角度來看,凱茜•伍德和巴菲特根本不是同一個量級的投資人,兩者差距非常遙遠。將兩人並陳,就像是拿蘋果比橘子般,或是小學生和博士生相較,荒謬和無知的程度令人無言以對。

:就我所知,英文媒體通常尊稱巴菲特為「奧哈馬的先知(Oracle of Omaha)」,我自己從沒讀過任何英文的文章中有任何人稱巴菲特為「股神」者。簡言之,台灣媒體習慣將其鍾愛的報導對像神格化,例如把台積電(美股代碼:TSM)稱為台灣的護國神山。這種作法犯了新聞從業者的根本大忌,也摻入了個人的意見,很不可取,也極不專業。

相較之下,現在在中文世界擁有較大話語權的中國大陸則較保守,沒有跟隨台灣瞎起鬨,只把她稱為「木頭姊」,這是由她的英文直接譯為中文而已。

:把國外第一次出現在媒體上的新聞人物,直接把人名譯為中文,或是較接近的戲謔中文詞,中國大陸這種做法很常見;例如把Meta(美股代碼:META)的創辦人祖克博(Mark Zuckerberg)稱為小扎,把字母(美股代碼:GOOGL和GOOG)的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稱為劈材哥。很少有神化新聞報導對象的作法。

巴菲特的看法

巴菲特在1965年致股東的信中提過了股票基金經理表現不佳的五大理由。冒號以下是我完整的節錄:

去年我對於大多數基金經理未能取得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表現做出的解釋包括:

  • 集體決策───我的可能帶有偏見的觀點是,優越的投資成果不可能會是集體討論的結果,尤其不是集體決策的結果
  • 潛意識地遵從有聲望的投資機構的投資組合配置
  • 聲稱必須從事“安全”的投資的組織架構而在支付報酬時卻僅僅根據回報率來決定,而不考慮該投資收益所對應的資產組合所面臨的風險水平;
  • 不理性的,強制性的資產配置的多樣化要求;以及最後一點,同時也是尤為重要的一點。
  • 慣性。

結論

事實勝於雄辯,美股基金績效有79%至85%長期報酬會落後股市大盤。因此,無法自行選股的投資人的最好選擇是大盤ETF。

股票基金
credit: utimf.com

相關文章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