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是如何建構他的長期投資組合的

長期投資

巴菲特在他的1996年的股東信裡面,很詳細地說明了他是如何建構他的長期投資組合的。「這封信的許多內容,至今一再被人引用,算是巴菲特很重要的一封股東信。」本文以斜體字顯示的都是來自巴菲特1996年股東信裡面的原文內容。

不要頻繁交易

我們的投資組合還是沒有多大變動,我們打盹時賺的錢比起醒著時多很多。

按兵不動對我們來說是一項明智的行為,就像是我們或其它經理人不可能因為謠傳聯準會可能調整貼放利率或是華爾街那幫土匪大幅改變他們對股市前景的看法,就決定把旗下高獲利的金母雞賣來賣去一樣,我們也不會對擁有部份所有權的好公司股票任意出脫,投資上市公司股票的秘訣與取得百分之百的子公司的方法沒有什麼兩樣,都是希望能夠以合理的價格取得擁有絕佳競爭優勢與才德兼備的經理人,也因此大家真正應該關心注意的是這些特質是否有任何改變。

集中投資

只要執行得當,運用這樣投資策略的投資人到最後會發現,少數幾家公司的股份將會佔他投資組合的一大部分,這樣的方式就好像一個人買下假設一群極具潛力的大學明星籃球隊員20%的未來權益,其中有一小部份的球員可能可以進到NBA殿堂打球,那麼投資人會發現其因此從中收取的權利金將會佔其收入的絕大部分,要是有人建議把這部份的權益轉讓掉就好像是要公牛隊把麥可喬登交易出去一樣,只因為他對球隊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可預測性和持續競爭優勢很重要

不管是研究買下整家公司或股票投資時,大家會發現我們偏愛變化不大的公司與產業,原因很簡單,我們希望買到的公司是能夠持續擁有競爭優勢達十年或二十年以上者,變遷快速的產業環境或許可能讓人一夕之間大發利市,但卻無法提供我們想要的穩定性。

在買進股票時我們同樣的也追求可預測的未來。

像可口可樂(美股代碼:KO)與吉列(美股代碼:PG)這類的公司應該可以被歸類為”永恆的持股”。

熱門科技股不是好的選擇

另一方面我必須強調的是,身為公民的一份子,查理跟我相當歡迎改變,因為新的觀念、新的產品或創新的方法可以提升我們的生活水準,這點很明顯的對我們有好處,不過身為投資人對於熱門流行產業的態度就好像在太空探險一樣,對於這種勇猛的行為我們給予喝采,但是若要我們自己上場,那就再說吧!

當然比起一些具爆發性高科技或新創的事業來說,這些被永恆持股公司的成長力略顯不足,但與其兩鳥在林,還不如一鳥在手。

好公司很罕見

雖然查理跟我本人終其一生追求永恆的持股,但能夠真正讓我們找到的卻屬鱗毛鳳角

能夠被稱為永恆的持股,查理跟我早就有心理準備,其數量絕對不可能超過五十家或甚至是不到二十家,所以就我們的投資組合來說,除了幾家真正夠格的公司之外,還有另外幾家則是屬於極有可能的潛在候選人。

買入價格要有安全邊際

當然有時你也很有可能以過高的價格買下一家好的公司,這種風險並不是沒有,而以我個人的看法,像現在的時機買任何股票就都有可能必須承擔這樣的風險,當然也包含永恆的持股在內,在過熱的股市進場買股票的投資人必須要先做好心理準備,那就是對於付出高價買進的優良企業來說,必須要有更長的一段時間才有辦法讓他們的價值得以彰顯。

能力圈很重要

其實你也可以選擇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但有幾點是大家必須特別注意的,智慧型型投資並不復雜,當然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投資人真正需要具備的是給予所選擇的企業正確評價的能力,請特別注意”所選擇”這個字,你不必像很多專家一樣同時研究許多家公司,相反的你要做的只是選擇少數幾家在你能力範圍之內的公司就好,能力範圍的大小並不重要,要緊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範圍。

財經理論沒有助益

投資要成功,你不需要研究什麼是Beta值、效率市場、現代投資組合理論、選擇權定價或是新興市場,事實上大家最好不要懂得這一些理論,當然我這種看法與目前以這些課程為主流的學術界有明顯不同,就我個人認為,有志從事投資的學生只要修好兩門課程-亦即”如何給予企業正確的評價”以及”思考其與市場價格的關係”即可。

只押注少數偉大的企業

身為一位投資人,大家其實只要以合理的價格買進一些很容易了解且其盈餘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會大幅成長的企業的部份股權,當然一段時間下來,你會發現只有少數幾家公司符合這樣的標準,所以要是你真的找到這樣的公司,那就一定要買進足夠份量的股權,在這期間,你必須盡量避免自己受到外界誘惑而偏離這個準則,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家公司股份十年以上,那最好連十分鐘你都不要擁有它,在慢慢找到這樣盈餘加總能持續累積的投資組合後,你就會發現其市值也會跟著穩定增加。

雖然我們很少承認,但這正是波克夏(美股代碼:BRK.A和BRK.B)股東累積財富的唯一方式。

長期投資
credit: wealthface.com

相關文章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在〈巴菲特是如何建構他的長期投資組合的〉中有 2 則留言

  1. Andy老師好:
    這幾點真的都是投資老生常談的要素,但我針對”可預測性與持續性競爭優勢“來做說明
    從最近他的後面接班人投資台積電後來又大舉出脫例子,可以知道這個中原因應該不是這一點
    發生變化,台積電護城河跟可預測性都沒有變,也不是地緣政治發生重大變化,
    曾經巴菲特2004年也投資過南韓的鋼鐵等民生企業以及後來投資以色列地緣最接近戰爭位置之精密鎢鋼製造商ISCAR,這些戰爭威脅都不比台灣風險低,風險確實存在,但投資必須承擔部分風險,不論何種情況下,一家優良企業始終會是優良企業,
    巴菲特也說過“這世界到處充滿風險,美國也與平時以色列一樣危險”,
    之所以會出脫台積電股票應是如後來查理蒙格所說的,台積電要將所賺的利潤不斷投入大量資本支出,但其實我認為現代企業已沒有像可口可樂等這種靠著品牌優勢吃一輩子的事,台積電之所以成功其中大量資本支出也是築起護城河的一大因素,巴菲特不投資科技股,這是他的投資風格但不代表我們不可以投資科技股,他出脫台積電有他們諸多考量,也不代表台積電股價不會上漲,從最近nVidia從谷底反彈八九成來看,只要在合理價價格內有安全邊際投資,科技股依舊是引領投資市場風潮。

    1. Peter您好,
      是的,巴菲特在這篇股東信東所揭露的這些原則,多數股市投資人應該都不陌生。我們也可以如此解讀,1996年的股東信距今都近30年了,可是細心的投資人應該不難發現,雖然時代變了,美股主流產業也風水輪流轉了,但巴菲特的投資大原則幾乎沒有很大的變化————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他正是在幾十年前就以這套原則建構出他的核心持股的,幾十年後,至今仍有多檔核心持股佔據他的投資組合相當大的比例,例如可口可樂和美國運通等。

      台積電的部份,在波克夏短期持有後出脫這件事,在我的英文版的部落格上,當時就有讀者詢問過我對此事的看法。總之,我們不必隨波克夏起舞,即使當初大舉買進台積電是巴菲特本人(這點至今無法證實),也不必驚慌。因為巴菲特/波克夏在科技股的持有方面,有太多的短進短出的記錄(請參考我的10倍股一書的第一章中的表格);投資人也可以自行解讀巴菲特對科技股投資並不熱衷,他也多次承認過這點。投資人當做是參考就好,充其量他是個特大號的投資人,如此而已!那重要的是什麼?投資人應該問的是:台積電的護城河消失了嗎?營收獲利出現明顯減少嗎?未來的長期展望不好嗎?和我當初買進時我所看好台積電的那些理由相比,那些吸引我買入的理由還存在嗎?如果投資人可以自己回答我列的這些問題(每一個台積電的持股人都應該要能立即給出簡單的答案才對),其它人的意見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