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您一併閱讀本文的姊妹貼文:《林子揚的投資風格的重點》
很少交易
我自己曾做過統計,以交易金額佔我的投資組合總金額來看,回顧過去近三十年的投資生涯,平均每年的周轉率都在個位數百分比以下。
我買過的股票,以數目而言,就我近三十年的投資生涯而言,說實在的,很少,而且是非常少。
年化報酬率很重要
我在我的《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和《10倍股法則》兩本書中,以及我的部落格,都曾一再強調年化報酬率的重要性:《投資人該重視的是年化投資報酬率(IRR),以及免費年化投資報酬率(IRR)計算器》)
一言以蔽之,我只關心自己的長期年化報酬率,因為對長期投資者而言,他代表的是長期複利。
集中投資
在我的近三十年的生涯中,前幾大部位一直佔我的投資組合四分之三以上。
投資人回饋
我的投資組合中的股票,當初買進的當時,沒有一檔進行過股票回購或是分發股利,這兩項上市企業對投資人的回饋。
經過長期投資,現在我的投資組合中的持股,已有一半以上的持股分發股利。只有一檔股票至今未曾進行過股票回購。
在我的近三十年的投資生涯中,也經歷過多次的股票分割。
我在我的書中,以及部落格的文章中就提過:凡是優秀值得長期持有,罕見稀有的上市企業,企業對投資人進行回饋,這是必然的結果。
印證好企業罕見
除了我在我的《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和《10倍股法則》兩本書中,一再強調過之外,讀者可以點按我先前的兩篇貼文:《好企業很罕見,兩到三家就會使你非常富有》和《一生中兩三隻股票就能讓你變得非常富有》。
是的,我個人就是見證者。我的投資組合充分反映了我先前在這兩篇貼文裡的觀點。
複利的威力
長期投資最後能看到的結果就是《複利效應(The Compound Effect)》,但對複利能產生最大貢獻者就是《指數成長才能產生超額報酬》,這就是《複利的力量》。
簡單才是真理
簡單明白的道理才是真理,《投資愈簡單愈好》。一如我在《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一書中的自序中所引述的巴菲特告訴貝佐斯的名言「 因為沒有人想慢慢變富有 。」
耐心終究會得到回報
巴菲特:「成功的投資需要時間、紀律和耐心。」「無論多天才或是多努力,有些事情就是需要時間,就像生出一個嬰兒無論如何都需要9個月的時間。」
結語
以上所言,都是建構在長期投資上,沒有長期投資,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
投資沒有捷徑,多數的時間我是在閱讀,包括各家公司的年報,來自值得信賴的提供者的財經新聞,經典投資書籍,商業書籍,幾位投資大師的傳記,和為雜誌撰寫固定專欄文章及部落格的貼文分享───其中花我一天最多時間的是上市企業的財報。

相關文章
- 《林子揚的投資風格的重點》
- 《林子揚的長期投資的心得分享》
- 《引用林子揚的部落格文章的著名單位》
- 《我的第一本美股投資書《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博客來可寄往世界各地,台灣免運費》
- 《第二本美股投資書《10倍股法則》出版了,博客來可寄往世界各地,台灣免運費》
- 《一周年回顧:林子揚的部落格前十大點閱文章》
- 《兩周年回顧:林子揚的部落格前十大點閱文章》
- 《三周年回顧:林子揚的部落格前二十大點閱文章》
- 《自行編纂的林子揚指數昨日收盤表現會每日更新在本網站首頁》
- 《落格已支援簡體中文自動顯示》
- 《本站的英文版網站和部落格已上線》
- 《為何只有美股最具有長期投資的價值?》
- 《我為何青睞成長股而非價值股?》
- 《成長投資和價值投資,巴菲特的原始觀點》
- 《為什麼需要集中投資?》
- 《好企業很罕見,兩到三家就會使你非常富有》
- 《一生中兩三隻股票就能讓你變得非常富有》
- 《投資心法是什麼?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 《多樣化投資和分散投資對投資組合很致命》
- 《巴菲特是如何建構他的長期投資組合的》
- 《巴菲特是否不再長期持有股票了?台積電、惠普、美國合眾銀行案例分析》
- 《長期持股的可能性,巴菲特持股的實際案例》
- 《複利效應(The Compound Effect)》
- 《指數成長才能產生超額報酬》
- 《複利的力量》
- 《時間、紀律和耐心是成功投資的3個要素》
- 《耐心,無可或缺的1項投資成功要素》
- 《投資愈簡單愈好》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