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量子晶片Ocelot
亞馬遜於2023年11月在AWS舉辦的re:Invent 年度⼤會上,發表量⼦電腦晶片,透過先進封裝技術將晶片互相堆疊,並搭載在鍍⾦銅打造的載板上,為量⼦運算取得重⼤進展。並在2025年2月也繼字母和微軟後,正式推出了自己名為Ocelot的量子晶片。
與目前的量子糾錯方式相比成本可以降低多達90%。晶片由設於加州理工學院的AWS量子運算中心團隊研發,Ocelot是建立容錯量子電腦過程中的重要突破。容錯量子電腦將能解決當今傳統電腦無法處理的重大商業及科學難題。未來,以Ocelot架構設計的量子晶片,所需的糾錯資源將大幅減少,使其成本降至目前方法的五分之一。亞馬遜相信,這將加速實用量子電腦問世,最多可以提前五年。
亞馬遜表示,其晶片有助於實現所謂的玻色子誤差校正(bosonic error correction),這是使量子運算系統能夠定期解決傳統電腦需要數年才能完成的計算的重要一步。Ocelot透過使用所謂的貓量子位元」(cat qubit),僅需9個物理量子位元就能產生一個可運作的邏輯量子位元。亞馬遜量子硬體總監潘特表示,亞馬遜的方法未來可能讓量子電腦只需10萬個量子位元,而非100萬個,即可發揮實際用途。
微軟量子晶片 Majorana 1
微軟在2025年2月19日發表 Majorana 1 晶片,Majorana 1 是一款能夠一手掌握、比現今電腦處理器大一點的晶片,卻能在單一晶片將量子運算所需的量子位元(quantum bit,qubit)擴展至 100 萬個,它是世界上第一款由拓撲量子位元驅動的 QPU(Quantum Processing Unit)。可在單一晶片上容納百萬量子位元,從而創建一個全尺寸的量子電腦。
這款晶片不使用電子進行運算,而是使用理論物理學家馬約拉納(Ettore Majorana)在 1937 年所描述的馬約拉納粒子(Majorana particle)。微軟建構新型材料 topoconductor,能夠創造出拓撲超導性,並設計一種完全不同類型的量子位元,體積小、速度快而且能夠數位控制。
微軟相信這項進展將使其能夠在本世紀末製造出實用的量子計算機,並最終超越該領域的其他公司。
字母的Willow晶片
字母旗下的谷歌在2024年年底推出Willow量子運算晶片。谷歌於2024年12月初表示,旗下量子電腦晶片Willow能使量子電腦產生錯誤量減少,解決量子運算領域近30年來存在的挑戰。該晶片具有105個量子位元,約是谷歌之前Sycamore晶片數量的兩倍。此外,量子位元的保留時間(稱為T1時間)大幅提高,與以前的晶片相比增加了約五倍,使它們能夠更長時間地保存資訊,確保穩定性與準確性。該技術未來在藥物發現、聚變能、電池設計等領域都有實際應用。不過,谷歌也承認具備商業應用價值的量子晶片在2030年以前難以實現量產。
關於Willow量子運算晶片,詳見我的另一篇貼文:《字母旗下谷歌的Willow晶片引起相關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個股大漲合理嗎?》
科技巨擘的看法
字母旗下的谷歌在2024年年底推出Willow量子運算晶片後,接著Meta的祖克伯和輝達的黃仁勲相繼對量子運算的目前發展發表了看法:
2025年1月13日,Meta執行長祖克伯(Mark Zuckerberg) 提醒稱,具有這種能力 的電腦應用仍需數年時間才能實現。他在周五發布的Joe Rogan播客節目中表示,「我不是量子運算領域的專家,但據我的理解,這距離非常有用的模式仍還有一段長路。」他補充稱,許多人認為這項技術可能還需要「超過十年」的時間。
2025年1月8日黃仁勳表示,距離「非常有用的」量子電腦問世,可能還有數十年之遙。這樣子的發言讓量子概念股暴跌超過10% 澆熄狂飆行情。黃仁勳在輝達投資者日 會議的問答時段表示: 「 關於非常有用 的量子電腦, 如果要說像是15年, 那可能會是在很早期; 如果說是30年, 那大概就會是晚期。 如果是選擇20年, 我認為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會相信。 」這樣的看法對美股的量子運算上市企業的股價造成大幅的波動。
註:3個月後的2025年3月,黃仁勳在在輝達首度舉辦的「量子日」(Quantum Day)上,黃仁勳對「量子電腦問世,可能還有數十年之遙」的發言,坦言「我錯了」,並表示,「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我真不知道他們是上市企業。量子運算公司怎麼會上市?」他解釋,之所以有這個說法,主要是反映他在數十年間建立運算平台的經驗,且認為這個時間框架相當有信服力。
比爾.蓋茲表示:黃仁勳對量子運算的看法有可能是錯的,就像過去五年人工智慧的突飛猛進令人無法預測一樣,而微軟本身對量子運算的投入也取得相當的進展。
2025年2月5日,字母旗下的谷歌量子運算部門的負責人尼文 (Hartmut Neven) 向路透表示,谷歌預估在五年內實現量子運算的商業應用,這一預測與輝達創辦人黃仁勳的看法並不同。
尼文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對於五年內能夠實現量子電腦的真正應用持樂觀態度。」 谷歌已經開始探索量子運計算的現實應用,涵蓋了材料科學 (如替電動車打造更優質的電池)、創新藥物的研發以及可能的新能源替代品等領域。
量子運算廠商的看法
於是這些量子運算廠商的執行長坐不住了,紛紛跳出來大力反駁:「我們目前有企業級使用中的客戶。」的確,是有些很大的企業是某些上市量子運算廠商的客戶,但問題是他們的訂單總額都不大,而且都是很大型的企業在使用。
為什麼一般企業不想採用?為什麼這些上市量子運算廠商的營業額都很小?我把這兩個重要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去思考。
量子運算的市場有多大?
根據iCV TA&K數據,2023年世界量子計算產業規模為47億美元,到2035年全球量子計算產業規模將超過8,000億美元。
《財富商業洞察(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稱,2024 年至 2032 年期間,量子運算市場仍可能以 34.8% 的複合年增長率成長
量子運算的優勢
我要在此提醒大家的是:就目前的發展而言,量子運算並非一無是處,完全沒有用處。我很同意祖克伯的一句話總結,至少就目前為止的發展是如此。
Meta執行長祖克伯提到:「量子電腦適用於解決『 小數據、大運算』 的問題, 但在處理需要大量數據的問題時並不擅長」, 因為這類電腦是經由微波與人類進行溝通。 這些評論為量子運算股票的短期飆升澆了一盆冷水。
量子運算相關個股表現
美股代碼 | 過去一年漲幅 | 過去五年漲幅 | 附註 |
QUBT | 1265.79% | 361.33% | |
QBTS | 545.65% | -45.30% | |
IONQ | 285.64% | 258.67% | |
RGTI | 897.73% | 32.90% | |
QTUM | 49.27% | 182.89% | Defiance Quantum ETF |
GOOGL | 44.53% | 184.79% | |
IBM | 36.81% | 86.25% | |
HON | 13.39% | 29.15% | |
INTC | -55.19% | -69.61% | |
SPY,IVV,VOO | 23.12% | 87.27% | 標普500指數 |

相關文章
- 《再談量子運算近來的最新發展,相關個股股價的表現》
- 《字母旗下谷歌的Willow晶片引起相關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個股大漲合理嗎?》
- 《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目前的進展,概念股有哪些?》
- 《核融合(Nuclear Fusion)目前的進展,相關企業有哪些?》
- 《超導體為何重要?目前進展如何?有那些相關企業?》
- 《碳捕捉技術的目前發展,前景,以及相關的企業》
- 《Zyvex和次奈米半導體製程的目前發展,會威脅到台積電嗎?》
- 《人工智慧的投資陷井》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