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來源
巴菲特1977年在《財星雜誌》親自操刀,寫過一篇留名青史的文章《通膨怎樣掏空股票投資人(Buffett: How inflation swindles the equity investor)》。
文章重點
文章的摘要如下:
- 在通膨中,債券投資者將遭受重大損失,而股票投資者也好不到哪裏去。
- 股票的分析思路和債券類似。
- 在低通膨的環境下,股票的淨資產收益率相比債券收益率有更好的吸引力。投資者在低通膨的環境下,獲得了以下的三重好處:
(1)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遠大於基準利率;
(2)歸屬於投資者的未分配利潤繼續留在公司內部,這部分能夠獲得與淨資產收益率相當的回報;
(3)在利率不斷走低的過程中,股票的估值得以提高。
- 投資者要求的股東權益回報率比債券回報要高,但實際上,綜合考慮5種提升股票淨資產收益率的方法,巴菲特發現股票的淨資產回報率並沒有在通膨環境中得到提高。
- 在相同的淨資產收益率下,低槓桿水平公司的盈餘質量要遠好於高槓杆水平公司。
- 絕大多數公司並沒有在通膨下轉移成本、擴大或維持利潤率的能力。
- 在通貨膨脹下,低估值是對價值投資者的一種保護。
- 和平時期的通膨更多是政治問題而非經濟問題。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通膨。但巴菲特的確認為,未來幾年的通膨率會維持在高位。
- 通貨膨脹是一種隱形的税收,即使是股票投資者,在高通膨下,實際購買力是下降的。
- 個人應對高通膨最好的辦法,在於提升自己的議價能力。
- 「劫富濟貧」無法給貧困人羣提供哪怕是暫時性的幫助,正確的做法是引導資本投入現代生產力,提高經濟生產力。
- 高通膨提高了企業資本支出的代價,從而抑制了企業回饋股東的能力。
- 在高通膨下,政府往往會對資本施加幹預,以刺激資本流向工業部門。
改善企業盈餘的5種方法
這種權益債券12%的收益率註定會一成不變嗎?是否存在着某條法律禁止公司提高其淨資產回報率以應對似乎永遠在不斷攀升的通貨膨脹率?
當然,這條法律是不存在的。但另一方面,美國公司的盈餘也不能由期望和政府指令來設定。
為了增加淨資產回報率,公司必須做到下列中的一項:
- 提高週轉率。例如在企業內部採用銷售和總資產的週轉率;
- 更廉價的槓桿;
- 更多的槓桿;
- 更低的所得税;
- 更高的銷售利潤率。
就這麼多,應該沒有其他的方法能夠提高淨資產回報率了。

相關文章
- 《企業改善盈餘的5種方法》
- 《判斷經營圑隊的最重要的1項財務指標: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 《用來判斷經營圑隊執行力最簡單的1大財務指標:毛利率(Gross Margin)》
- 《投資人的三大殺手:通膨,利率,和稅賦》
- 《為何股價會隨通膨自動上調?》
- 《美國歷年通貨膨脹率查詢器》
- 《通貨膨脹環境下較適合投資的企業》
- 《降低通膨法案對美股的影響》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