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500指數,唯一值得永久持有的股票

主動選股的投資人,也應該「考慮」在組合中加入美股大盤的ETF,不應排斥ETF────因為標普500指數是唯一值得永久持有的股票。一般人很難隨時跟上時代,找出當代最佳的企業,讓自己的投資組合的持組維持在最佳狀態────但是標普500指數可以為您達成這樣的目的。

主動選股的投資人,也應該「考慮」在組合中加入美股大盤的ETF,不應排斥ETF────因為大盤ETF是唯一值得永久持有的股票;其中的首選就是美股標普500指數。

著名的SPY、IVV、VOO等大盤ETF就是追蹤這個指數。

:您可以利用標普500指數年化報酬率查詢器,立即查詢任一個年度的標普500指數報酬,或是任兩年間的標普500指數年化報酬率。

:嚴格來說,台灣股市並沒有任何一檔ETF是台股的大盤ETF(我指的是完全追蹤台股加權指數),像美股的IVV或VOO才是追蹤美股的大盤ETF。此外,熱門的高股息ETF並不是大盤ETF。

大盤ETF之於個股的優勢

追蹤大盤的ETF具有以下的優勢:

  • 唯一值得永久持有的標的。
  • 獲利穏定:過去25年代表美股大盤的美股標普500指數的年化報酬率(IRR)是7.71%;若計入股利則績效會達9.47%。
  • 波動小:報酬較佳的個股,一般來說,股價波動都很大。ETF由於涵蓋許多個股,因此可以減少價格的波動。
  • 不必用腦(此處是正面用語):不必懂許多股市的遊戲規則,只需持續買入您所鎖定的大盤ETF。
  • 不必付出個股基本研究的心力:不必暸解企業的動態,競爭力,可以省去龐大的基本研究的心力和時間的付出。
  • 隨時皆能跟上時代,潮流,和最佳的企業:能被列入美股大盤指數的成份股,在各方面都會有嚴格的要求,皆是當代的一時之選。指數編纂公司負責建立過濾成份股的條件,投資人不必操心,而且成份股會被定期更新。可以滿足投資人可以隨時皆能跟上時代,潮流,和最佳的企業的需求

唯一值得永久持有的組合標的

這句話絕對經值起檢驗,主動選股的投資人一輩子都只在窮盡方法找出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上市企業,但事實上,不可能有這種企業「永遠」存在──── 除了大盤ETF,因為會列入大盤指數的企業,相較而言,都是當代具有較高競爭力的企業。而大盤指數的最大特性就是每隔一段期間會進行更新,淘汰較無競爭力的企業,改以較有競爭力的企業來取代。這種作法為個股投資人解決了最頭痛的選股問題。

1965到2014的50年間,財富雜誌公佈的美國500家的企業只有77家一直留在標普500指數裡面,可見汰壞程度之高。一般人很難隨時跟上時代,找出當代最佳的企業,讓自己的投資組合的持組維持在最佳狀態────但是標普500指數可以為您達成這樣的目的。

投入大盤ETF最好的時機

尤其是在崩盤時,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此時滿地都是好的股票可以撿,除非您平時就做足功課,有清楚的標的可選。即使如此,在股市崩盤跌深時,多數投資人不是想再等跌得更深,就是不敢買入,完全忘了平時想趁股市崩盤時買入的雄心壯志。

而且人性在崩盤時,即使很好的股票,也無人敢買。想買入跌深的好股票,大部份的人都會有心理障礙,這很正常。但是,股市不會天天崩盤,股市終會結束反彈,這個觀念大家都知道,所以在崩盤跌深時,買進追蹤大盤的ETF最為合適。

最適合多數人的標的

追蹤大盤的ETF擁有股票的優點,只需很小額的資金,而且可以隨您的財力情形,在任何時候加減碼。基本上人人都有資格和機會參與,獲得致富的機會。

永久持有
Credit: admiralmarkets

其它的理財方式

其它的理財方式,都不如ETF:

房地產

房地產最大的問題是所需資金龐大,即使籌集頭期款,對一般人來說就要花上多年,更遑論要綁上20或30年的合約,使您的人生黃金時光,只能成為銀行的奴隸。

外匯

除非您有把握能打敗各國央行,或是自認為比索羅斯聰明;一般人妄想從外匯中持續賺錢的難度實在太大,致富的可能很低。

黃金

黃金無法生息,價格波動很小,除非大型戰爭,不可能持續大漲,但有了聯合國後,世界不可能再發生大型和持續多年的戰爭。而且黃金有儲存的劣勢,移動攜帶不便。買賣也不便利,光是通路和手續費就會使您損失慘重。

債券

債券波動小,風險低,這我都同意。但債券需要大額資金的投入,一般人連入門的機會都不會有。債券最大的缺點是,幾乎不可能打敗通膨,無法打敗通膨的理財方式,比您把錢放銀行生利息差不了多少。不只使您的購買力降低,財富隨時間縮水。

保險

我一向反對花大錢買意外險之外的保險,尤其是台灣人趨之若鶩的儲蓄險,因為這種理財方式說穿了就是窮人捐錢給銀行或財富管理業者蓋大樓,讓打工的窮人一輩子替已經很有錢的業者的投資組合出錢,讓業者拿您的錢去投資賺大錢,協助他們再把賺來的錢再借給您而已。

您只會拿到很微薄的報酬(通常計入通膨後,幾無利可圖),獲利的永遠是銀行或財富管理業者。試想這套銀行或財富管理業者想出的賺錢方法,拿金主(就是社會上大部份打工的窮人啦,不是別人)的錢去投資賺錢,為您跑腿,然後把賺的錢據為己有,只把蠅頭小利再分回給出錢的金主。跑腿的伙計把賺來的大部份錢都拿走,只分一點錢給金主塞牙縫,這套合伙生意模式合理嗎?事實就是如此啊。

但一般人都長期被媒體和業者洗腦,沒人會仔細好好去計算過,如果報酬真的很好,真如媒體和財富管理業者所言,能使您無後顧之憂,您以為財富管理業者是吃素的還是開善堂的嗎(就幾天前的事而已,他們連十萬元左右的疫情險都想反悔拒付了,大家忘記這件事了嗎)?他們那一家不是有動輒數十萬人的薪水打那兒來?總之,買進儲蓄險,只會使您成為銀行或財富管理業者的現代佃農和一生的奴隸。

那您會反問出了意外或生病了,沒錢怎麼辦?這就是本文的重點,自立自強。只要您一有錢,開始工作就視您自己的能力買進追蹤大盤的ETF,只要買,任何情形下都不要賣,真正需要用錢時(例如意外或生大病時,買車度假出國玩都不構成需要用錢的理由),就把您長期買的追蹤大盤的ETF賣了,不是有錢了嗎?

相關文章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散戶錯誤的投資觀念

值得商確的投資觀念

我們打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媒體資訊,同儕影響,網路所得到的許多投資觀念;說實在的對我們的投資不但沒有幫助,其中不少的觀念真的是很值得商確,本文就來討論這些典型的一些常見而且影響力強大的投資迷思。

投資觀念主題的安排

以下每個主題,大致上都會包括三個部份:

  • 提出我個人的看法
  • 投資人的迷思
  • 我的部落格裡相關的文章

儲蓄型保單

大部份人都喜歡買儲蓄型保單,台灣人尤其偏好有固定配息的保單。怪的是,買的都是上班族和領薪水的人,但真正很有錢的富人連考慮都不會去考慮。這只不過是刧貧濟富的大騙局,把自己每月領來的辛苦錢拿去給金融集團蓋大樓當包租公收租,以及拿您的辛苦錢去投資,然後付給您少得可憐的利息或分紅。買儲蓄型保單的報酬最好的情形只會比通膨率好一點點,投資人還不如自己買入追蹤大盤的ETF。金融集團做的是批發供貨商有訂價權的生意,一般人是只能糊口的小商家;他們不可能做賠本生意。

投資人的迷思:大型金融集團不會倒,是我退休金的可靠保證。

相關的部落格文章:《為什麼大部份的投資人都應該投資大盤ETF

買入股票基金

約三十年前我剛出社會工作時,幾乎所有的人一致的理財常識都認為要把錢投入股票基金,因為基金經理人比我們懂,可以替我們賺大錢。但我發現,近年來這個想法已經被顛覆,年輕一輩不再信奉這個他們父母輩所認為理所當然的想法;基金業者也怨不得人。主要有幾大因素:

  • 美國銀行(美股代碼:BAC)長期的調查指出,75%的股票基金經理的投報率比市場大盤還差。2020年美國統計共同基⾦資產總計17.6兆美元,但趨勢漸減。
  • 追蹤市場大盤的ETF普遍獲投資人接受。2020年台灣ETF規模突破新台幣1.7兆元,追蹤台股大盤的元大0050有19萬受益人,元大高股息0056有35萬受益人。2020年美國統計ETF資產總計5.2兆美元,趨勢漸增。根據晨星的資料,2021年全球ETF總資產規模升抵有史以來最高的9.1兆美元
  • 基金都會取熱門和新潮的名稱和字眼,例如科技,新興,人工智慧,電動車,ESG,根本就是作文比賽,很多文不對題,投資組合裡的企業業者自己都搞不清楚,說不出個所以然,淪為作文比賽或炒作。

投資人的迷思股票基金經理人比一般人暸解股市和專業,他們的投資報酬率當然比一般人高很多。

相關的部落格文章:《有任何買股票基金的理由嗎?1個都找不到

放空

對年輕人或是初入股市者而言,放空是極度危險的操作。原因如下:

  • 股票市場長期趨勢是稳定向上走揚,和趨勢做對者,下場不會太好。
  • 股票做多的可能利潤是「無限大」,最壞的可能是損失您當初投入的全部本金,也就是100%。但放空和股票做多相反,最佳的可能利潤只有100%,也就是公司倒閉;但最壞的可能是損失達到無限大。
  • 放空需要高度的操作技巧,不適合大部份的投資人。
  • 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位主要靠放空操作的投資人最後能「全身而退,而且成為鉅富」者。

投資人的迷思:某些股票的股價實在太高地不合理,放空很安全,因為遲早會下跌,放空很合理。

相關的部落格文章:《散戶放空為何極度危險

衍生性商品

年輕人或是賭徒型的投資人,常一心想以小博大,夢想一夜間翻轉人生。但所有的衍生性商品不論是買賣權、期貨、權證等,都是對莊家(也就是造市者)極度有利的投資方式,小散戶不可能小蝦米對大鯨魚地獲勝。大部份人所聽聞以衍生性商品大幅獲利的故事,絕大多數都是造市者的廣告手法。極少數真能長期獲利者如長期資本、德劭、和文藝復興科技;都是華爾街的巨擘,擁有你我無法想像的資源。最重要的是,他們主要的交易特色是高頻、鉅量,以衍生性金融商品為主要的投資標的,投資手法完全不適合一般的散戶。

投資人的迷思:衍生性商品是能以小博大, 一夜間翻轉人生 。

借錢投資

尤其是年輕人,資金不多,或初入股市者。不論質押資產借錢投資,向親友或銀行借貸,或向證券經紀商融資;在承平時期相安無事,但一旦市場翻轉(通常發會很快地發生),常會使您措手不及,賠掉血汗錢。 巴菲特在1991年對聖母大學的學生說:「我一生中從未借過大筆錢。從來沒有,以後也不會,我對借錢沒興趣。」 

投資人的迷思:資金大者,在投資上會有很大的優勢。

分散投資

強烈建議您參見我在前些日子寫的一篇詳細討論《為什麼需要集中投資?》,以及我在《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一書的5-5節381頁裡面的說明。分散投資最好的結果是只能取得平庸的投資結果,但通常是比平均更差的報酬。 重點是:當您採用分散投資時,已經自動放棄超額報酬的可能性了

投資人的迷思: 分散投資才能分散風險。

相關的部落格文章:《為什麼需要集中投資

投資組合再平衡

拔花為雜草澆水,劣幣逐良幣的的不合邏輯的投資行為。市場和您的報酬已經證明您現有的判斷是對的,為什麼要放棄您已經獲得市場驗證為成功的投資判斷?改去投資報酬明顯較差的標的。投資組合再平衡只會讓您付出不必要的佣金和心力,唯一獲利者是賺取您佣金和手續費的華爾街業者。詳情請見我在《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一書的5-5節384頁裡面的討說明。

投資人的迷思:市場會輪漲,表現較差的標的會起死回生,漲太多的標的接著一定會下跌。

相關的部落格文章:《投資組合再平衡為何不合理

投資不同的產業或資產類型

一般人不可能同時熟悉一個以上的產業,更不要說去熟悉不同的產業。投資人最大的風險就是來自投資自己不熟悉的東西。詳情請見我在《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一書的5-5節382頁裡面的討說明。

投資人的迷思:投資不同的產業或資產類型才能分散風險,這樣才有機會投資未來可能會上漲的資產或產業。

相關的部落格文章:《為什麼需要集中投資

牛市跑步入場,熊市賣光奔逃

牛市時股票是最貴的時候,此時競相入場反而容易買在高點,至少不會有大幅獲利的可能,因為買入成本太高。您的投資報酬,在您買入股票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巴菲特在2004的股東信中所說過的名言「當別人貪婪時你要恐懼,當別人恐懼時你則要貪婪。」

查爾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曾寫過,據說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行為原則是,當別人想出售時買入已知價值的財產,並在其他人想購買時出售。 羅斯柴爾德男爵在滑鐵盧戰役與拿破崙之戰後的恐慌中發了大財。 人們認為他的原話是「當市場沾滿鮮血時買進,即使血是你自己的也一樣。」

投資人的迷思:不能錯過資金行情,我得趕快上車。崩盤要趕快出清才能減少損失。

相關的部落格文章:《為何需要進行長期投資?

見好就收,獲利回吐

長期投資才能讓您發大財。請您參閱我的另一篇文章 《 為何需要進行長期投資? 》 ,以及我在《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一書1-4節49至50頁的討論 。

投資人的迷思:明天可能就下跌了,有賺就好。

相關的部落格文章:《為何需要進行長期投資?

波段操作

自以為聰明的波段操作獲利回吐(Take Profit)只會永遠追高股價,最多只能賺到波段的價差,永遠不可能賺到大錢。

投資人的迷思:我比市場和大多數人聰明,我能抓住上漲的股票。

相關的部落格文章:《波段操作和擇時交易為何根本行不通?

追逐短期上漲的飆股

沒有基本面做為倚靠的飆股,漲幅和漲勢一定無法持續。投資人尤其需要特別注意短期間暴漲,或是媒體操作,投顧名師吹捧的各種明牌。我們在投資,不是在投票。葛拉漢(Benjamin Graham)就說過一句名言:「短期而言,市場是投票機;但長期而言,它卻是一個體重計」。

投資人的迷思:這股票現在在漲,而且我朋友全都買了,都賺了錢,我怎能錯過。

相關的部落格文章:《為何需要進行長期投資?

投資觀念
Credit: Dadaworks

偏好雞蛋水餃股

偏好雞蛋水餃股起死回生的機率非常非常低,股價一般而言只會愈來愈低,而且通常是被放空的主要標的。詳情請見我在《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一書的5-2節363頁裡面的討說明。

投資人的迷思:只看到價格,沒看到價值。

相關的部落格文章:《對價格和價值的誤解

相關文章

關於衍生性投資商品,建議您可以參考我部落格裡面以下相關的文章的說明: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