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應如何看待總體經濟走勢和預測?

投資人應如何看待總體經濟走勢和預測?投資人需要緊盯和在乎總體經濟的走勢嗎?

經濟

投資人需要緊盯和在乎總體經濟的走勢嗎?

散戶無法改善總體經濟

以前我很年輕時,受媒體和教科書影響,也覺得應該要注意總體經濟的發展。但多年的經驗下來,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我的看法是: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任何總體經濟的消息我們都會幾乎同步取得;但重要的是我們大部分人對總體經濟是無能為力的(打個比方,牛市或崩盤時所有股票會一起上漲和大幅下挫,散戶是毫無能力應對的)。所以我自己的心得是:專注於個別公司的業務、競爭力、市佔、該產業的發展,尤其要對自己能掌控的基本面研究,多下工夫去研究會比較實際

巴菲特的看法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私下告訴我,未來兩年他的金融政策如何,我也不會改變我的任何投資作為。」巴菲特的投資方式很一致: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只注意兩點:買什麼股票,和買入價格。

巴菲特在1996年的股東信裡面,更是進行了更明的誾述:「按兵不動對我們來說是一項明智的行為,就像是我們或其它經理人不可能因為謠傳聯準會可能調整貼放利率或是華爾街那幫土匪大幅改變他們對股市前景的看法,就決定把旗下高獲利的金母雞賣來賣去一樣,我們也不會對擁有部份所有權的好公司股票任意出脫,投資上市公司股票的秘訣與取得百分之百的子公司的方法沒有什麼兩樣,都是希望能夠以合理的價格取得擁有絕佳競爭優勢與才德兼備的經理人,也因此大家真正應該關心注意的是這些特質是否有任何改變。

巴菲特在2023年4月時訪問日本,並在4月12⽇接受了CNBC的採訪時表示,「我掌管波克夏58年,我從未認為經濟預測對公司有任何用處。 你所要做的就是盡我們所能繼續經營每一項業務,我們必須手頭有足夠的現金,這樣人們才能繼續做出明智的決定,而不是被迫做出的決定。 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 如果我一生都依賴於經濟預測,你知道,我認為我們賺不到錢。 我不知道該怎麼做。 而且,你知道,人們想要得到它們,所以他們得到了它們。 但它沒有任何用處。 當我發現我們的一家公司聘請了某人來告訴他們經濟中將要發生什麼時,我的意思是,就我而言,這麼做是在浪費錢。」

總體經濟大師凱因斯呢?

尤其任何的預測,都不必理會。凱因斯是近代最受推崇的總體經濟大師,現代各國的經濟政策幾乎都在執行凱因斯的理論。巴菲特提到他更是讚不絕口,凱因斯自己是總體經濟大師,都勸投資人不要相信任何的預測了。套一句凱因斯的話「我們就是不曉得未來的事。」

不要理會所謂的財經專家的言論

美股市場多頭已經走了十多年了,不時會有華爾街所謂的投資高手警告,美股指標正處於泡沫之中,還信誓旦旦地百分之百保證說,只要聯準會決定升息標普500指數將雪崩式大跌40%以上,催促投資人要開始調整現在手上的持股。對類似的新聞,我認為投資人根本都不必理會,這些言論只會浪費您的時間,嚴重時,則會干擾使您的投資策略。您認為這些所謂專家會比巴菲特或凱因斯聰明嗎?

經濟
credit: Adobe

長期投資人根本不必理會這些雜訊

我的看法只有三點:

  • 身為投資人;隨時要居安思危,對市場保持謙卑是對的。
  • 巴菲特說過「預測市場,那是上帝在做的事。」,凱因斯對於許多所謂投資專家的預測,反應得更為直接「預測不正確,那就多預測幾次。」
  • 如果你是長期投資人,短期大的波動或是崩盤;可以為投資人提供入場撿便宜的難得機會,投資人反而應該高興才對啊。

在此引用巴菲特在1994年寫給波克夏股東的信裡的一句話和大家分享「我們會繼續忽略經濟和政治上的預測,因為對多數投資者或生意人來說,這些預測會嚴重分散他們的精力。」

短期股市的預測是毒藥

巴菲特在1992年寫給波克夏股東的信中表示:做出預測有違我們的本性,一直以來我們認為股市預言家唯一的價值就是讓算命先生看起來像那麼一回事,即便是現在,查理跟我還是相信短期股市的預測是毒藥,應該要把他們擺在最安全的地方,遠離兒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人,雖然有時股市的表現會有相當大的起伏,然而很明顯的股市的表現不可能永遠都能超越其背後所代表的企業。

相關文章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