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为何偏好收购好公司大量的少数股权而不是并购整家公司?

股东信

偏好投资少数股权

若您熟悉巴菲特重要的持股企业和并购史,应该会发现巴菲特投资生涯在投资极为看好的大型上市企业时,有以的共通特点:

  • 偏好投资少数股权,而不是买整个企业以取得控制权。
  • 被巴菲特买下的企业,通常都会是私有企业,较少有大型的上市企业,因为取得大型的上市企业的代价实在太大。这部份我在《超级成长股法则》一书5-1的353页”类型6》同业过往并购案例:先例交易分析法”这个小节中提过:“想要取得公司控股权,就得付出较高的溢价。这也是崇尚价值投资的巴菲特,对中意的优秀企业,除非卖方主动求售,否则宁愿只购买少数股权。”
  • 集中投资,大笔资金押注看好的企业。
  • 最常见的少数股权百份比是5%,原因不难理解,因为这样的持股百分比不必取得证管会的批准同意。

巴菲特在1981年致股东的信中详细訚述了他偏好收购好公司“大量的少数股权”而不是“并购整家公司”。

我们对于拥有整家公司或仅持有部份股权,并无特殊偏好,而事实上我们持续投资大笔资金于其上(我们尽量避免小额投资,因为若一件事一点也不值得去做,那就算是把它作得再好也没有用),而经营保险公司与礼券事业也必须保持流动性。

税赋上的考量

巴菲特在2000致股东的信里面,重新表示他“偏爱买下整家公司而非部份股权”:

许多人以为股票是波克夏投资时的第一选择,这样的想法不太正确,自从1983年我们开始公开揭露经营准则后,我们就一再公开表示我们偏爱买下整家公司而非部份股权,其中一部份是私人理由,那就是我喜欢与经理人一起共事,他们是一群高水平、有才干同时忠诚度高的伙伴,而我必须坦言他们的行为远较一般上市大公司的经理人还要理性,还要以公司股东的利益为重。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大的财务理由,而且是跟税负有关,根据税法规定,持有80%以上的股权比起拥有少数股权对波克夏要有利的多,当一家完全由我们持有的公司税后赚了100万美元,这笔钱将全数纳到我们的口袋里,波克夏不会因为收到股利而被课任何的税,而且如果我们将盈余全数保留,之后再把这家子公司出售-当然波克夏是不可能做这样的事,那么就算之后的卖价超过100万美元,我们也不必为此支付任何的资本利得税,原因在于我们在税法上的成本包含我们先前买下该公司的成本以及以后年度保留的所有盈余。

这与我们一般单纯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有相当大的不同,如果我们持有一家一年赚1,000万美元公司10%的股权时,则我们依比例分得的100万美元将必须负担额外的州政府与联邦所得税,那包含(1)大约14万美元股利税负(我们大部分的股利税率为14%)或(2)最少35万美元的资本利得税,如果这100万没有分配,而事后我们又把该公司处分(我们适用的税率约在35%左右,但有时也可能接近40%),当然只要我们不处分该项投资,这笔税负将
可以一直递延夏去,但最终我们还是必须支付这笔税金,事实上政府可以说是分享我们利润的主要合伙人之一,只是投资股票她要分两次,而投资事业则只能分一次。

实质利益为考量

我们并购的决策着重于把实质的经济利益而非管理版图或会计数字极大化,(长期而言,若管理当局过度注重会计数字而乎略经济实质的话,通常最后两者都顾不好),不管对帐面盈余有何影响,我们宁愿以X价格买下一家好公司10%股权,而非以2X价格买下那家好公司100%股权,

企业进行并购的目的

但大部份的公司经营阶层偏好后者,而且对此行为总是找得到借口。对于这种行为,我们归纳出三种动机(通常是心照不宣):

  • (1)领导阶层很少有缺少动物天性的,且时时散发出过动与战斗的意念。相对地在波克夏,即使是并购成功在望,你们的管理当局心跳也不会加快一下
  • (2)大部份的公司或企业与其经营阶层,多以 “规模”而非 “获利”,作为衡量自己或别人的标准(问问那些名列财富500大企业的负责人,他们可能从来都不知道他们的公司若以获利能力来排的话,会落在第几位)
  • (3)大部份的经营阶层很明显的过度沉浸于小时候所听到的,一个变成蟾蜍的王子因美丽的公主深深一吻而被救的童话故事,而认为只要被他们优异的管理能力一吻,被并购的公司便能脱胎换骨。

企业潜规则

前面这三点,其实就是“企业的陋习”,更专业的用语就是“企业潜规则”。在1989年波克夏的股东信中,巴菲特也列举过典型的几种企业潜规则的例子。关于企业潜规则,请参见我之前的文章《企业潜规则,机构制度性强制力(Institutional Imperative)的黑暗面

有涨价能力且能适应通膨者优先

如此的乐观(注:指的是前面的三种动机)是必要的,否则公司的股东怎么会甘心以两倍的价钱买下那家好公司,而非以一倍的价格自己从市场上买进。换言之,投资人永远可以以蟾蜍的价格买到蟾蜍,而若投资人愿意用双倍的代价资助公主去亲吻蟾蜍的话,最好保佑奇蹟会发生,许多公主依然坚信她们的吻有使蟾蜍变成王子的魔力,即使在她的后院早已养满了一大堆的蟾蜍。尽管如此,平心而论仍然有两种情况的并购是会成功的:

  • (1)第一类是你买到的(不管是有意或无意的)是那种特别能够适应通货膨胀的公司,通常它们又具备了两种特征,一是很容易去调涨价格(即使是当产品需求平缓而产能未充份利用也一样)且不怕会失去市场占有率或销货量;一种是只要增加额外少量的资本支出,便可以使营业额大幅增加(虽然增加的原因大部份是因为通货膨胀而非实际增加产出的缘故),近十几年来,只要符合以上两种条件,虽然这种情况不多,即使是能力普通的经理人也能使这项并购案圆满成功
  • (2)第二类是那些经营奇才,他们具有洞悉少数裹着蟾蜍外衣的王子,并且有能力让它们脱去伪装,我们尤其要向首都公司(Capital City的汤姆‧莫菲(Tom Murphy)致敬,他是那种能将并购目标锁定在第一类的公司,而本身俱有的管理长才又使他成为第二类的佼佼者。直接或间接的经验使我们体认,要达到像他们那样成就的困难性(当然也因为如此,近几年来真正成功的个案并不多,且会发现到头来利用公司资金买回自家股份是最实在的方法),而很不幸的,你们的董事长并不属于第二类的人,且尽管已充份体认到须将重点摆在第一类的公司,但真正命中的机率却是少之又少,我们讲得比作得好听(我们忘了诺亚的叮咛: 能预测什么时候下大雨没有用,必须要能建造方舟才算。我们曾用划算的价钱买下不少蟾蜍,过去的报告多已提及,很明显的我们的吻表现平平,我们有遇到几个王子级的公司,但是早在我们买下时他们就已是王子了,而至少我们的吻没让他们变回蟾蜍,而最后我们偶尔也曾成功地以蟾蜍般的价格买到部份王子级公司的部份股权。

仰赖人治的风险太大

我们会持续地以合理的价钱买下整个公司,即使那家公司未来的发展与过去一般;我们也愿意以不错的价钱买下(前面所列的)第一类的公司,若我们可以合理的相信他们就是;但我们通常不会去买那些我们必须替其作许多改变的公司,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作的改变不见得是好的。

买下(前面所列的)第二类公司会遭遇的风险,可能是出了以下几种差错:

  • (1)我们所指派的经营阶层有问题
  • (2)公司的前景有问题
  • (3)我们付的价格有问题

而事实上,我们不论在买进具控制权或不具控制权的股权时,皆曾犯了许多错误,其中以第二类误判的情况最常见───前景有问题。

少数股权
巴菲特

相关文章

重要声明

  • 本站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本人不对文章内容、资料之正确性、看法、与即时性负任何责任,读者请务必自行判断。
  • 对于读者直接或间接依赖并参考本站资讯后,采取任何投资行为所导致之直接或间接损失,或因此产生之一切责任,本人均不负任何损害赔偿及其他法律上之责任。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