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格最重要的著作《窮查理的普通常識(Poor Charlie’s Almanack)》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簡介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Poor Charlie’s Almanack)》是想暸解蒙格一生「思想」的必讀書籍,重點並不在投資,而是在談蒙格的人生哲學,內容非常豐富。要提醒大家的是這本書其實很艱深難讀,並不適合所有人閱讀,但若有心的話,多讀個幾次還是能讀懂書中的內容。

中文版還特地找了和蒙格本人深交幾十年的李祿本人為了本書的中文版寫了一篇很好的導讀,建議讀者不應錯過他的專文。

先快速暸解蒙格

如果您實在對蒙格不是太暸解,務必請您在讀本書之前,先讀一下我之前的部落格專文對他的完整介紹《值得懷念的偉大投資大師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

本文內容的安排

這本書取主要的內容,都是以蒙格生涯的幾篇重要的公開演講為基礎所寫成的,因此我在撰寫這篇貼文時,花了很多時間,為讀者找出這幾篇公開演講的原始英文講稿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逐一點選對應的內容。

本人讀《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的經驗談

如果您夠誠實,很少人在第一次讀這本書時,就能覺得自己能完全暸解蒙格書中想傳達的智慧,能一口氣全書都看完人都很少。

我自己較年輕時,讀過這本書帀次次;坦白說,那時理解得很有限,閱讀的速讀也很慢,不是很順利。總覺得書的內容太難、很多主題都很艱澀難懂、談論的主題範圍太大、蒙格太過聰明。最近又拿出來重讀,發現自己對書中的內容的理解已經增加了不少;重讀此書真有如獲至寶的感覺。

蒙格的投資哲學

多元思考模型

蒙格的投資法不會只對一家企業財務資訊進行膚淺的單獨評估而已,而是對企業內部的經營狀況和企業所處的整體的生態系統進行全面的分析。他稱這套評估工具為多元思維模型。

這是一個蒐集和處理資訊,並依照資訊行動的框架;這套模型會借用並整合所有傳統領域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這些領域包括歷史、心理、數學、生理、工程、生物、物理、化學、統計、經濟等。

這些工具裡最重要的包括了工程學的備援系統、數學的複利模型、物理學和化學的臨界點/傾斜矩/自動催化模型、生物學的現代達爾文綜合模型、以及心理學的認知錯誤模型;他特別指出心理學尤其重要。

這套全面的分析方式,讓人更容易理解和投資標的之間相關的各種因素,他們如何互相影響,彼此有何關聯。有時也會產生漣漪效應或溢出效應,也有可能造成巨大的魯拉帕路薩(Lollapalooza)級效應。

愛迪牛表示過「科學理論應該儘量簡單,但又不能過於簡單。」蒙格很有感地表示:「我最反對的是過於自信,過於有把握地認為:自己清楚某次行動是利大於弊。你要應付的是高度複雜的系統,在其中,任何事物都和其他因素相互影響。」

註:魯拉帕路薩效應是他發明的字眼,意思是各種因素互相強化,並將彼此極大化的現象。

蒙格認為準備、耐心、紀律、和客觀是最基本的指導原則。只要幾次決定便能造就成功的投資生涯,中意的企業他會下非常大的賭注,長時間持有───他稱為坐等投資法(Sit on your ass investing)。

他認為這套投資法的好處是:「你付給交易員的費用更少,聽到的廢話也更少。如果方法生效,稅務系統每年會給你百分之一,二,或三的回報。」因此在他看來,購買三家公司的股票就夠了。

能力圈

蒙格把投資領域限制在「簡單且可以理解的備選項目」之內。「關於投資,我們有三個選項:可以投資,不能投資,太難理解。」容易理解,有發展空間,能在任何市場環境下生存的主流行業,才會被他納入可以投資。

蒙格對企業財務報表和會計作業總是抱持懷疑的態度,他認為這頂多是計算企業價值的開始,而非結束;因為他要額外檢查的因素非常多。這些因素包括法律環境、勞工、供應商和客戶的關係、技術變革的潛在影響、競爭優劣勢、定價能力、環保議題、潛在的風險。而且也會評估退休金計劃、股票選擇權、醫療福利現在和未來的真實影響。之後,他才會依自己的調查理解,調整企業的財務報表裡的數字。

此外,他會試著由產品、市場、商標、員工、經銷管道、社會趨勢、估企業的競爭優勢和持續性───也就是護城河。就他的經驗來看,「能歷經數代而歷久不衰的企業少之又少。」

最後他才計算企業的價值,考慮在未來股權稀釋的情形下,決定每股價值和市價的比較───這就是整個過程的目標:價格和價值的比較。

「購買股價合理的卓越企業,勝過購買股價便宜的平庸企業。」巴菲特曾說是蒙格讓他更加堅信這種方法的智慧:「蒙格很早就懂得這個道理,我是後來才明白的。」

正確評估企業價值後,還必需在正確的時間點買進,也會在買進扣動板機前,進行更詳細的檢查(即以下的檢查清單)。依這套方篩選過程需要很強的自制力,而且會造成很長時間內沒有標的可以行動。

正因為如此,他認為:「對於提出更完善的投資策略並加以執行而言,勤奮工作是是至關重要的。」

投資原則檢查清單

至於他是如何辦到的?蒙格曾推薦使用檢查清單檢驗法。以下就是他的投資原則中,值得被列入檢查清單的項目,包括了風險、獨立、準備、謙虛、嚴格分析、配置、耐心、決心、改變、以及專注等。

「聰明的飛行員即使才華再過人,經驗再豐富,也絕不會不使用檢查清單。」

「我們傾向把大部份的錢放在不用再額外做決策的地方。」

著名的演講和文章

如何讓自己悲慘

1986年在哈佛西湖學院的演說,原在可以點選《如何讓自己悲慘(How to Guarantee a Life of Misery)》。這場著名的演說中的重點如下:

  • 保證生活悲慘的處方包括:為了改變心或感受而吸食毒品、妒忌、怨恨。
  • 反覆無常,不要虔誠的做你正在做的事。只要養成這樣的習慣,就能綽綽有餘抵銷所有優點帶來的效應,不管那個效應有多大。
  • 「我只想知道我將來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可以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 「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普世智慧的投資運用

在1995年表的《普世智慧的投資運用(A Lesson on Elementary Worldly Wisdom As It Relates To Investment Management & Business)》,內容包羅萬象,重點如下:

多元思考模型

  • 「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 「如果你只記得一些孤立的事實試圖把他們硬湊起來,將無法直正理解任何東西。如果這些事實不在一個理論框架中相互聯繫,那就派不上用場。」「你必需在腦中擁有一思維模型,靠這些模型組成的框架來整理間接和直接的經驗。」「這些模型必需來自各個不同的領域,因為一個小小的院系不可能涵括人世間所有的智慧。」

:即本文稍早提過的多元思考模型中所列的學科領域。

  • 大多數人試圖以一種思維模型來解決所有問題,而其思維往往只來自某一專業學科;但你必須知道「各種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才能洞察問題本質。

:這也是我之前所寫的貼文《投資知識需要的是廣度,而不是大多數人認為的深度》的主旨。

  • 雙軌份析:「首先,理性地看哪些因素真控制了利益?其次,當大腦處於潛意識狀態時,有些潛意識因素會使大腦自動形成看似有用但往往失靈的結論?」

:我個人的看法是蒙格提出的雙軌份析,其實就是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他的代表鉅作《快思慢想》所中提出的系統和系統二的理論是相似的。詳見我之前所寫的貼文《投資知識需要的是廣度,而不是大多數人認為的深度》。

好企業很罕見,要集中投資

  • 「如果發現了一次定錯價格的賭注,而且非常有把握會贏,就應該狠狠下注,所以我們的投資沒有那麼分散。」
  • 「好好把握少數幾個看準的機會,比假裝什麼都懂好得多。」
  • 「竅門就在於買進那些優質的企業,因為那就等於你買到了那家公司的成長動能,所帶來的規模優勢。」「要怎麼才能辦到呢?有一種方法就是在他氜很少的時就發現,並買進。」
  • 「找到某個價格公道的優秀企業的股票,買進,然後坐下來等。這種方法將會非常非常有效,尤其是對散戶而言。」
  • 「把賭注押在企業的成長潛力上,比押在領導者的素質或智慧上,更為保險。」

財富管理業

  • 「在淨值的水準上,整個投資管理業並沒有為客戶創造附加價值,而這就是他的運作模式。」

:後來蒙格有一次回答學生提問時表示:「只要獨立思考的人,就能創造附加價值。。」

  • 「投資人的考量和投資管理業者不同,決定行為的是決策者的激勵機制。」

如何評估所購的企業?

我和巴菲特通常不太用財務數字衡量,我們使用許多如下客觀的標準:

  • 領導人值得信賴嗎?
  • 會損害我們的聲譽嗎?
  • 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
  • 我們理解這個行業嗎?
  • 這家企業需要增資才能繼續運做嗎?
  • 預期的現金流是多少?

我們並不期待它會直線成長,只要價格適中,週期性成長我們也能接受。

論基本的,普世的智慧

論基本的,普世的智慧(A Lesson on Elementary, Worldly Wisdom, Revisited)》是1997和1998年發表,1996年蒙格對威廉拉希爾教授學生的演說內容。

  • 「談到跨領域方法,我呼籲你們不要理會學科間的界線,應該掌握各科的主要理論模型,而且必需通通都要派上用場。」
  • 「如果能把自己訓練地更客觀,擁有更多領域的知識;那麼在考慮事情的時候就能夠比只靠聰明的人更厲害。」
  • 「我們並沒有一套履試不爽,可以用來判斷所有投資決策的方法,我們的方法都不相同。」
  • 「我們只是尋找那些不用動腦也知道能賺錢的機會。」
  • 「以波克夏最成功的十個投資案為例,我們就算不投資其他案子,也會非常富裕。那些錢,兩輩子都花不完。」
  • 「你們可以透過學習,比其它人少犯一點錯,也能在犯錯後更快修正。但既要過富足的生活又不犯很錯,是不可能的。」
  • 「破產者的通病是無法正確地處理心理否認。你對某樣東西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傾注心血和金錢,你投入愈多,一致性原則就會催促你去想『:這必需成功,如果我再投入一點,就會成功。』」
  • 「有些人雖比你有學問,但他的認知明顯受到激勵機制引起的偏見,或類似的心理因素的影響時,你必需有自信推翻他的結論。」
  • 「在多數情形下, 要說服一個人,從這個人的利益出發是最有效的方法。」
  • 「我認為應該掌握別人已經弄清楚的道理,我不認為人們只要坐下來空想,就能掌握普世智。沒有人那麼聰明。」

關於實用思維的實務思考

在《關於實用思維的實務思考(Practical Thought About Practical Thought)》這篇演講中,蒙格用實例來解釋,如何透過各種思維模型做決策和解決問題。

他首先表示有四個實用的以下觀念:

  • 簡化問題最佳的方法是,先解決那些答案顯而易見的大問題。
  • 唯有數學才能揭示科學的真面貌。
  • 只會正面思考問題是不夠的,你必需從反面思考。
  • 最好的,最實用的智慧,來自基礎的學術知識。

「如果你在思考問題時完全依賴別人,時常花錢請一些專家顧問,那麼超出你那狹隘的知識領域時,你就大禍臨頭了。」

:蒙格的這段話,其實就我以下文章的主旨《思考不能外包》。

專業人士需要更多跨領域技能

這一部份主要出自蒙格在哈佛法學院同學五十周年的演說稿:《專業人士需要更多跨領域技能 (The Need for More Multidisciplin ary Skills from Professionals)

專業人士出於自私而故意使壞外,各種相互交織潛意識心理傾向,也對專業人士的行為有持續而可怕的影響。其中兩項最容易引起的的傾向是:

  • 激勵機制所造成的偏見
  • 鐵鎚人的傾向

在精英軟科學裡,有那些方法可以加速改善學科教育的進程:

  • 要有更多的必修課,而不是選修課。
  • 學生要有更多跨域知識解決問題的實作,類似飛行員模擬飛行,以免久了生疏。
  • 善用如華爾街日報,財星雜誌,富士比雜誌這類最好的商業刊物。
  • 大學招人時,要避免有太左或太右政治意識形態傾向者。
  • 軟科學應加強模仿硬科學的基本治學精神和方法。

如果偉大的哈佛能多借鏡飛行員的訓練,就一定能夠變得更出色。

像波克夏一樣投資

這一章主要是以1998年時,蒙格對《領先慈善基金會的投資實務的演說內容(Investment Practices of Leading Charitable Foundations – 1998)》而寫成的。

蒙格的中心想法是:他認為大型基金會應該杜絕浪費,成為社會的楷模,不要進行無益的瞎投資。

多數基金會的資產會投資於股票和債券這些典型常見資產,而且都會聘用並仰賴外部的投資顧問來管理基金會的資產組合。投資顧問把錢投向外部的基金,這些基金再聘請各自的投資顧問,投向不同的領域的資產,根據所謂的貝他值和波動性以進行很多的多元化投資。這樣會導致原本已經分散的投資組合,進一步分散。

這樣的作法還會導致必需向每一層的投資顧問,分析師或基金經理人重覆支付佣金,顧問費,而且還會增加這些「基金中的基金」的股票和債券的買賣交易,加上槓桿的使用,這些東西累加所造成的摩擦成本,其實每一年會吃掉基金會相當大比例的固定成本,很容易超過基金會總資產的3%───重點是不論他們的績效如何,基金會的資產每年會固定縮水3%。

蒙格提出以下的三種選擇法,相信可以解決基金會所碰到的這個問題:

  • 解聘投資顧問,減少買賣次數,改採指數化的投資───這是最合理的方式。
  • 仿效波克夏,長期持有幾家優秀的公司,不要頻繁買賣,把基金會的投資組合的年平均管成本降到千分之一以下。
  • 除了對股市進行非槓桿式的投資外,可以投資一些私募基金───但蒙格不是很推薦這種方式,自己的家族基金也不採用這種方式。這種作法的第一大缺點是在經濟不景氣時易引發災難性的後果。其次是私募基金的併購競爭非常激烈。

「你真能了解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目嗎?說是的人要嘛是瘋子,要嘛在說謊!」

財富效應與灰金效應

這一章的內容,主要是來自2000年對帕薩提納慈善基金會的演講:《慈善圓桌早餐會 – 2000(Breakfast Meeting of the Philanthropy Roundtable)》。蒙格這次演講的主旨是:讓大型基金會減少犯錯,教導他們如何進行有效投資,減少浪費。

傳統經濟學家在討論和進行統計時,都忽略掉黑金(bezzle)這個項目───指尚未被揭穿的貪污所獲得的錢。

蒙格自己仿黑金,創造出灰金(febezzle)這個字眼。基金會每年被浪費掉的3%的縮水資產,就是最典型的灰金。員工的選擇權,也是常見的灰金。所有的撈灰金所迼成的財富效應,再和凱因斯乘數的作用下,生的效應會更大。

蒙格朋友向他提供的數據:共同基金的年報酬是12.8%,但共同基金的投資人所獲得的年報酬竟只有7.25%。中間巨大的5%的報酬,其實值得所有的基金會注意。

2003年的金融大醜聞

這篇演講是蒙格在2000年寫的《偉大的金融醜聞(The Great Financial Scandal of 2003 – 2000)》,預言了2003年所發生的金融大醜聞。

寬特科技在辦人去世時,公司稳定成長,員工的薪酬主要由現金組成,沒有股票選擇權。創辦人把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條,只要按先前的做法,一定可以逐年擴大規模和收入。但辦人去世後,董事會為了趕上當代股市公司市值快速上升,成為更具競爭力的公司,找來外部的管理團隊,並立志對創辦人所留下美好的制度進行徹底改革,以達成這樣的目標。

由於公司在創辦人的經營上已上軌道,他們無從改善,但他們找到的方法就是運用現代金工程術,美化財報。開始發放員工選擇權,並不把選擇權當成薪資,這樣就可以節省公司的薪資成本,大幅減少傳統公司應發給員工的現金紅利和奬金。結果當然使公司的成本大幅減少,利潤大幅增加,股價當然隨之大幅上漲。

接著,團理團隊又開始虛報公司營收和淨利,勾結外部的會計審計查核人員,使公司的財報數字呈現完美的成長假象。

國王的新衣後來被揭穿,造成股東的憤怒,促成了對會計師事務所的改革,財報漏洞的修正,以及新法規的立法。

其實這是蒙格在2003年,美股許多知名的公司暴發相同的弊案之前的2000年所創創的一個虛構的事───但兩年後,蒙格成了先知,因為這些暴發會計假帳弊案的公司所使用的情節,和這個故事全相同。

學院派經濟學的九大缺陷

這是以2003年蒙格在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所發表的《學院派經濟學:考慮跨學科需求後的優點和缺點(Academic Economics: Strengths and Faults after Considering Interdisciplinary Needs – 2003)》演講所寫成的內容。

學院派經濟學的優點:

  • 生逢其時,生逢其地。
  • 吸引了軟科學方面最優秀的人才。

學院派經濟學的缺點:

  • 致命的自閉,導致鐵鎚人症候群。
  • 沒有採用硬科學基本的全歸因治學方法。
  • 物理學崇拜───效率市場假說就是典型的代表。詳見我的另一篇貼文:《效率市場假說為什麼不合理?
  • 太過強調宏觀經濟學。
  • 經濟學的整合太少。
  • 對心理學的極度無知及其造成的負面效果。
  • 不夠重視後果的後果。
  • 不夠重視撈灰金(febezzle)的概念。
  • 不重視美德效應和惡行效應。

蒙格的普通常識

這是篇來自2007年蒙格對南加大法學院畢業生的演講《南加州大學古爾德法學院畢業典禮致辭(USC Gould School of Law Commencement Address)》,主要是告訴大家如何獲得成功,以及成為富豪。重點如下:

  • 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擁有它。
  • 每天夜裡睡覺時,都比那天早上聰明一點點。
  • 人類社會只有發明了發明的方法之後才能進步。同理,你們只有學習了學習的方法才能進步
  • 巴菲特醒著時,有一半時間在閱讀,另一半時間在和有才華的人對談。
  • 避免極端的意識形態,因為會使人喪失理智。
  • 除非我能比我的對更有能力反駁自己的立場,否則我就不配擁有一種觀點。
  • 勤奮和節儉的價值。
  • 信任是最好的制度。

人類誤判心理學

這一章的內容是以2005年,蒙格的《人類誤判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為基礎。而這篇演講其實是由更早之前,他的三篇相關的演講,經他自己合併改寫而成的。

這篇文章充份展現了他在行為財務學上的原創理論───主要是在介紹蒙格自己所提出,他自己認為的25種導致人類做出誤判的成因。而行為財務學現在已經成為當代最熱門的經濟,金融,財務方面的最熱門的新學科。

結語

2022年底横空出世,由OpenAI推出的人工智慧大語言模型(LLB)的ChatGTP聊天機器人,就我個人的看法,其實就是蒙格哲思想中心的思想大模型,藉由人工智慧和科技,將它實際推廣至人們真實的運用場景的某種程度上的小部份的展現;而且我個人認為現在還在相當初始的階段。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credit: Amazon.com

相關文章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在〈蒙格最重要的著作《窮查理的普通常識(Poor Charlie’s Almanack)》〉中有 2 則留言

  1. 蒙格的書確實很艱深,看了三次也沒看懂,這是我後來讀完段永平投資問答錄才發現的。

    例如反過來想的問題,段永平直接說去看看那些抽菸的人就知道了。這對我而言比“如何過得悲慘”一文才是醍醐灌頂。我後來想一想,巴菲特他們因為太專業所以擺脫不了大學教授的情結,段永平比較像科普大師。

    1. Ruby您好,
      我的確認為蒙格的書實在不好讀。這一篇文章大概是我至今為止,我的部落格在介紹財經和投資書籍的所文章中,花費最多時間的一篇,但我認為值得這麼做,和大家分享——就像我認為值得每隔幾年,拿出此書,花時間了解,每次都會有收獲,對我自己的確是有幫助。

留言功能已關閉。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