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會循環
股市是經濟景氣的先行指標,而且會反映所在國家的整體經濟表現。
經濟景氣會循環,經濟景氣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營收,很少企業能免疫。只要企業的營收大幅波動,股價就會隨著波動。而股市的表現基本上是直接和上市企業的業績掛鈎,因此不可能保持衡久不變,或是股價只上漲而不下跌。
股市投資的特性
聰明的人,可以從小學到博士班都是第一名,甚至博士後研究,當上教授,一路拿遍所月有學術界的獎項,甚至摘下諾貝爾獎的桂冠。有沒有這種人,雖然少見,但很顯然地,的確有。
當然也有創業開公司,每年都能維持業務正成長,每一年都能盈利的企業經營奇才。
在職場上亦然,表現很好的頂尖員工,通常年年都能持續好表現,不會突然出差錯,在某一年變成製造麻煩表現奇差無比的員工。
但在股市投資上,上面提的這些我們人類社會上習以為常的規則(績效表現好者幾乎都能持續),並不成立。更有甚者,通常前一年表現很好,投資報酬率很好的投資人,大部份的情情下,第二年的報酬都很難持續;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股市共同基金的經理人。這也是為什麼:
- 彼得.林區非常偉大
- 投資人應該重視的是年化報酬率《投資人該重視的是年化投資報酬率(IRR)》
總之,均值回歸(朋友們可以把它想成地心引力也無仿)在股市投資上是成立的。
實際的情形如何?
就我自己所知,自人類歷史有股市以來,已知的世界上最偉大的幾位投資人,還沒有一位每年股市的投資績效都是正報酬的。如果有任何朋友知道有這麼一位大師存在,可以證明我的孤漏寡聞的話,麻煩您讓我知道。我很樂意對這位異類進行深入的研究,並在本部落專文分享給所有的朋友。
避險基金經理人
很多朋友一定不以為然的表示,避險基金經理人不是只做多,他們在牛市時做多,熊市時做空,兩頭賺,理論上辦得到啊!
我的回答時,請持這種看法的朋友舉出一位就好,事實上並沒有。原因我認為是:
- 全球最大的避險基金橋水基金成立至今的年化報酬率,和標普500的年化報酬率是差不多;詳見《頂尖投資大師們的生涯年化投資報酬率》。
- 避險基金經理人是典型信奉擇時操作者,詳情請見我之前的文章《波段操作和擇時交易為何根本行不通?》。
- 避險基金的報酬是大好大壞報酬的典型代表,很難維持長期很好的年化報酬。
巴菲特的看法
巴菲特在1985致股東的信中提過以下兩大因素會阻礙優秀的投資人「持續」創下過往的佳績:
- 一種因素屬於暫時性-即與過去二十年相較,現在股市中缺乏合適的投資機會。
- 第二項負面因素更顯而易見的是我們的規模,目前我們在股票投入的資金是十年前的20倍,而市場的鐵則是成長終將拖累競爭的優勢,看看那些高報酬率的公 司,一旦當他們的資本額超過十億美金,沒有一家在往後的十年能夠靠再投資維持20%以上的報酬率。

相關文章
- 《投資人成功能否持續如何檢視?3項檢視的標準》
- 《波段操作和擇時交易為何根本行不通?》
- 《投資人該重視的是年化投資報酬率(IRR)》
- 《適合入門投資人的《彼得林區選股戰略(One Up On Wall Street)》》
- 《頂尖投資大師們的生涯年化投資報酬率》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