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投資成功的股市技巧,和成功的職場技巧正好是相反的?

為何投資成功的股市技巧,和成功的職場技巧正好是相反的?有不少讀者認真地讀了我的《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一書裡面的作者自序;希望我對其中的「股市投資所需具備的許多成功技巧

職場技巧

您應該很驚訝我會提到職場技巧吧?有不少讀者認真地讀了我的《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一書裡面的作者自序;希望我對其中的「股市投資所需具備的許多成功技巧,和成功的職場工作主要技巧正好是相反的」這句話再加以說明。

職場造成平庸化

我們如果在職場久了,為了能在職場生存就必需向職場妥協,也就是成為社畜(日本人的用語)。比如說,在職場裡面講究倫理、必須服從上級、講究階級、揣摩上意,長此以往會停止思考。因為職場教我們主管永遠是對的(才怪!),主管一定懂得比我們多(其實不然嘛!)。

為了在職場生存,為了尋求同儕的認同,每個人都必須花上大部分的時間和同事進行社交,維持關係,年複一年後,就不自覺地被同化了,導致您的看法會和多數人沒有差異,也就是自己會被平均化和平庸化,成為群體的一部份,您的大部份的行為和想法會和多數人是相同的(但您自己並不會有如此的自知,這才是重要之處)。

而如果您也進行股票投資的話,您買的股票的當然會和大多數人一樣,這樣您的績效最多只能趨近大盤(因為要扣除手續費,因此一定會比大盤低一點),不可能有超額報酬。更危險的是,為了做事方便,我們必須開無數浪費時間的會,尋求共識。大盤就是所有市場上所有投資人共識產生的結果,但大部份的投資也會因為如此而成為股市的韭菜;這就是股票基金無法超越大盤的原因之一。

職場鼓勵羊群現象

成功的職場生存能力必須察言觀色,必須放棄自我,講求群體一致的意見和以公司利益(請注意:不是你的個人利益)為唯一考量,不能展現或突出自我,有時候也常不能說實話(或應說不容許說實話)。時間會使上班族被職場潛規則同化,但無人自知。人是有慣性的,養成習慣後,要改變很困難。

這也是我一直提倡主張投資要趁年輕時及早開始的其中一個理由;因為白紙可塑性強,另兩項理由是時間複利和有失敗的本錢;詳情請見我的另一篇部落格文章《除了長期複利外,年輕人投資股市還具有哪些優勢?》。這也是我的部落格另一篇文章所描述《為什麼事業有成的經理人,通常不是好的投資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些都是一般投資人無法取得好的投資報酬率的根本原因,但一般人不是很願意聽這些。因為人是社會化的動物;而且在職場20-30年長期所形成的思考方式,以及潛移默化所養成的習慣,極難改變。股市在許多方面是在比賽誰能抗拒基本的人性。

職場技巧
credit: StockSnap

合群是思想狹隘的根源

這些都是成為優秀投資人的大忌。要成為優秀投資人必須要獨立的思考,和敢有與眾人意見不同的勇氣。一如我一直主張的:我們是在投資,而不是在投票。群眾永遠是盲目的,在股票市場尤其是如此。

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在百年前的心理學巨著中《烏合之眾》一書裏就曾提出:「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當群眾聚集在一起時,所累積的是愚蠢,而非智慧。比起一個人獨處時,群眾的集體智商反而會大幅度地下降!」「大眾沒有辨別能力,因而無法判斷事情的真偽,許多經不起推敲的觀點,都能輕而易舉的得到普遍贊同!」

結語

約翰.坦伯頓則提醒投資人「如果你買的證券跟別人相同,績效會跟別人一樣。」美國大文豪拉爾夫.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說過一句發人深醒的話,很適合做為本文的結語「愚蠢的堅持是狹隘的思維在作祟。」

相關文章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