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許多地方都提過投資的訣竅之一就是必須提高事情發生的機率。換句話說,也能藉此增加持股的自信,這樣子就能增加投資成功的可能性。建議您可以參考我的另兩篇部落格文章的說明:
不確定性有兩種
- 可量測的或然率,他稱為風險。風險可以被定出機率,用數字來表示。
- 無法量化的模糊狀態,這才是真正的不確定性。
巴菲特的看法
在巴菲特1961年致股東的信件中,他提到了「因為我一直避免去預測。我的確對於未來一兩年間市場的情況一無所知。」
在巴菲特1962年致股東的信件中,他又再度強調「我從來都不懂如何去預測市場的未來走勢,也不會試圖去預測商業產業在未來的波動。如果你們認為我可以去預測這些東西,或者認為這些預測對於投資行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你們就不應該加入這個合夥企業。」
巴菲特表示過,在進行投資研究,基於各項事實進行合理的推論,我們要把握的是「事情確定會發生,但是我們無法確定何時會發生。」 換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投資人要做的功課是根據各項事實,推論股價低於內在價值就行了,股價遲早會反映到應有的價格水準,至於何時會升到合理的價格,那就不是任何人辦得到的事了。投資人千萬不要相信有任何人告訴您他可以預測發生的確切時間。請永遠記住投資大師伯納德.巴魯克的話「不要嘗試想買到最低點,賣到最高點,沒有人有辦法做到這一點,除了騙子。」
巴菲特最喜歡「買入不確定性。」 巴菲特「一家公司的未來愈不確定,內在價值的估算結果就愈可能大錯特錯。」 這種情況下,當然價差就會愈大,利潤將會更為可觀。如果評估股票所需的數學計算不難的話,巴菲特表示,那麼經驗豐富且聰明的分析師「在估計未來的報酬時就很容易出錯。」
葛拉漢表示:「股市中使用的數學愈深奧,愈複雜;得到的結論便愈不確定,愈冒險。」
凱因斯的看法
凱因斯表示「如果投資是一種藝術,那麼投資的藝術,就是去利用普遍的錯誤看法。」他在他的《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一書中說投資「沒有科學基礎,因此無法計算機率。」一般的正統理論評估證券是「以功利主義來計算預期的優劣處,再各乘以適當的機率,最後相加得到報酬的期望數字」。但真實世界裡面,其實多半都是 「我們恰巧不知道。」
對於未來,他的名言:「 我們就是不知道。」另一話被巴菲特引用的名言 「 我們寧願大致正確,總比比精確的錯誤好。」 因此,他才會說 「十鳥在林,還不如一鳥在手。」
安全邊際
這時候就該「安全邊際」出場了, 我在《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的5-2小節討論安全邊際時,特別指出安全邊際可發揮3大作用,其中一點就是能「 減少估值或判斷時的誤差 」。這點很重要,因為任何被迫買入、不考慮股票的價格買入、只清楚價格但沒有價值的交易;最後的結果大部份都會令投資人後悔莫及。但是身為投資人,我們還是有辦法可以緩解這些風險────就是提高買入時的安全邊際。如果您對未來愈沒有把握,也就是您的投資的「 不確定性 」愈大,那您就需要愈大的安全邊際。

我在《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的1-2小節提過巴菲特相信「評價企業是科學也是藝術」,他知道無法用精確的量化或科學計算方式,得到股票的真正價值。但是投資人還是可以運用非量化的方式來增加投資的可靠性;其中一項技巧就是加大買進股票時的安全邊際,以彌補評量企業股價時不夠準確的缺失,道理正是如此。
相關文章
- 《投資人成功能否持續如何檢視?3項檢視的標準》
- 《投資不可能有公式,但成功有方法》
- 《成功投資人的主要投資原則大同小異》
- 《相信成功投資人是倖存者偏誤的人不可能成功》
- 《應做而沒有做的錯(Mistake of Omission)和不應做而做的錯(Mistake of Commission)》
- 《投資是機率的遊戲》
- 《投資裡的不確定性》
- 《股市投資人所應正視的風險有那些?》
- 《運氣在投資成功所扮演的成份究竟有多大?》
- 《投資成功取決於較少的犯錯機率》
- 《寧願模糊地正確也不要精確地錯誤》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