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到底火在那裡?

碳化矽

我們在《什麼是第三代半導體》這篇文章裡面提過碳化矽(SiC)是第三代半導體的兩大主角之一。建議您, 一定要先看一下先前的這一篇文章,接著再來往下讀。

碳化矽(SiC)是由美國發明家Edward G. Acheson於1891年發現的。

半導體界的突破

相同規格下,碳化矽基MOSFET的尺寸只有矽基MOSFET的1/10,導通電阻是後者的1/100。與傳統矽基為主的IGBT相比,碳化矽基MOSFET的總能量損耗可降低70%。

註:

絕緣柵雙極電晶體(英語: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是半導體器件的一種,主要用於電動車輛、鐵路機車及動車組的交流電電動機的輸出控制。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簡稱:金氧半場效電晶體;英語: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縮寫:MOSFET),是一種可以廣泛使用在類比電路與數位電路的場效電晶體。

技術困難度

原料提煉的困難

於碳化矽而言,碳粉提煉純度的第一步,難度非常高、晶體生長緩慢、晶體切割速度慢等因素,這些因素造成成本要低 就不容易。

首先,高質量碳化矽晶體的基礎是要有高純度的碳粉,但提純過程對工藝要求極高,合成也需要時間摸索。

其次,碳化矽晶體的生長速度非常慢。碳化矽7天才能生長公份左右;相較下,拉出約2公尺長的8英寸矽棒,2-3天就能辦到。

碳化矽硬度高,不僅切割耗時長,而且良率低。一般來說,矽片的切割只需幾小時,而碳化矽片則要上百小時。

目前主流的製程

碳化矽的襯底尺寸主要包括2英寸(50mm) 、3英寸(75mm) 、4英寸(100mm) 、6英寸(150mm) 、8英寸(200mm) 等規格。尺寸越大,單位襯底可製造的芯片數量越多,邊緣的浪費也越小,均攤到單位芯片的成本就越低。

矽基半導體產業中晶圓成本是最大項目(約佔50%) ,而碳化矽的附加值集中在上游襯底(成本佔比約47%) 。所以,碳化矽產業鏈的實控權其實掌握在襯底供應商手中。

碳化矽晶圓從6英寸提升到8英寸,芯片數量將從488增至845個,邊緣浪費則由14%減至7%。

碳化矽主要分為半絕緣型和導電型。目前半絕緣型產品的主流襯底規格為4英寸,正在向6英寸邁進。導電型產品的主流襯底規格為6英寸,正在尋求向8英寸演進。

成本

原料的成本

CASA的數據顯示,2020年,650伏特的碳化矽MOSFET與傳統的矽基製成的IGBT的價格比大約是4:1,而在2018年,這一數字高達10:1。

開發的費用

高壓快充車型最大的硬體升級需求在於車端功率半導體。原本的矽基IGBT晶片已達到了材料的物理極限,只有具備耐高壓、耐高溫、高頻等優勢的SiC(碳化矽),才能匹配高壓快充車型的需求。比亞迪曾預計,到2023年,電動汽車將完全用碳化矽為基礎的車用功率半導體替代矽基IGBT。更驚人的是,這種替代方案比原本的矽基IGBT芯片方案要高出三倍的價格。

若逆變器使用矽材料的話,價格仛很多,而使用碳化矽,成本必需立即變為三倍以上。除了逆變器,包括電動馬達系統、電能轉換等在內的線路都需要從傳統的矽基產品換成碳化矽零件。這使得高壓快充車型的成本提高了很多倍。再說說基礎建設的費用。800伏特超充一般功率需達到360kW甚至480kW。

碳化矽的特性和應用領域

碳化矽的特性

碳化矽半導體,是新近發展的半導體的核心材料,以其製作的器件具有耐高溫、耐高壓、高頻、大功率、抗輻射等特點,具有開關速度快、效率高的優勢。以其製作的零件具有耐高溫、耐高壓、高頻、大功率、抗輻射等特點,具有開關速度快、效率高的優勢,可大幅降低產品功耗、提高能量轉換效率並減小產品所佔的體積。

應用領域

⽬前,第3代半導體有3個主要的應⽤市場。

  • 第⼀,是將氮化鎵材料⽤來製作5G、⾼頻通訊的材料(簡稱 RF GaN)。⾼通(美股代碼:QCOM)就曾經因為⽣產出來的矽晶片非常燙,完全沒辦法⽤在⼿機上;只好回頭跟穩懋(台股代號:3105)和宏捷科(台股代號:8086)下單代工。
  • 第⼆個市場,是⽤氮化鎵製造電源轉換器(簡稱 Power GaN),這是⽬前最熱⾨的領域。過去⽣產相關產品,最難的部分是取得碳化矽的基板,⼀片碳化矽基板,⼀片6吋寬圓片,要價⾼達8萬元。
  • 第三個市場,氮化鎵堆疊在矽基板上的技術(GaN on Si)。這種技術⼤幅降低化合物半導體的成本,⽤在⽣產處理數百伏特的電壓轉換,可以做到⼜⼩⼜省電。⽬前市⾯已可看到原本便當⼤⼩的筆電變壓器,做到只有餅乾⼤⼩,目前這種技術內建於許多的⾼階⼿機和筆電電池充電上。

目前它主要被應用在以5G通信、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為代表的射頻領域和以新能源汽車、新基礎建設為代表的電力電子領域,在民用、軍用領域均具有明確且可觀的市場前景。

碳化矽半導體將在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等新基礎建設領域,都已經發揮重要的作用。

著名電動車廠的採用情形

400伏特系統

2016年,在成本控制上從不讓步的特斯拉一反常態,率先在Model 3的主逆變器上安了24個由意法半導體(美股代碼:STM)生產的碳化矽MOSFET功率模塊。要知道,當時碳化矽功率器件的價格是同等矽基零件的十倍以上。

特斯拉作為第一個大規模採用上碳化矽MOSFET的電動車廠,也曾因400伏特電池系統的成本問題而備受困擾。比亞迪(美股代碼:BYDDY)、小鵬(美股代碼:XPEV)、蔚來(美股代碼:NIO)這三家中國的電車廠,只好在2018年跟進特斯拉,立即採用400伏特電池系統。

800伏特系統

特斯拉的Cybertruck和Semi都計劃採用800伏特高壓充電平台。

除了保時捷Taycan之外,採用800伏特高壓快充系統的著名車廠還包括福斯(美股代碼:VWAGY)Project Trinity、蔚來、賓士(美股代碼:DMLRY)、哪吒S等。

900伏特系統

Lucid Motor Air(美股代碼:LCID)則是採用900伏特高壓快充。

市場有多大?

據Omdia統計數據,預計到2024年,功率半導體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538億美元,市場前景廣闊。

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統計數據,2019年傳統燃油車中功率半導體的價值量僅為71美元,價值量較低;而混合動力汽車中功率半導體的價值量提升至425美元,是傳統燃油車的6倍;純電動汽車中的功率半導體價值量提升至387美元,是傳統燃油車的5.5倍。

帶給使用者的好處

技術上的好處

由於碳化矽禁帶寬度是矽的3倍,導熱率為矽的4-5倍,擊穿電壓為矽的8倍,電子飽和漂移速率為矽的2倍,在高電壓、大功率工作環境下其性能更加優異,且電流傳導效率更高。電動汽車如果採用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功率模組,可節約電動車整體耗能5%至10%。

2018年特斯拉在Model 3中首次將IGBT模組換成了碳化矽模組的案例數據也顯示,在相同功率等級下,碳化矽模組封裝尺寸明顯小於矽模塊,且開關損耗降低了75%,系統效率可以提高5%左右。這種替換成本每輛車儘管增加近1500元,但整車效率的提升可以在同樣續航下使用更小的動力電池,從而在電池端將成本省回來。

但是單單汽車本身提高的百十公里或者更多續航里程,並不足以緩解人們的續航焦慮。甚至建立堪比加油站密度的充電站網路,也並非緩解續航焦慮的關鍵。真正能緩解續航焦慮的,還是快充速度,而這,同樣離不開第三代半導體。

在電動車領域之外,碳化矽期間還可以使特高壓電網損耗最高降低60%,軌道交通功率器件系統損耗降低20%以上。

對廠商而言

Wolfspeed的技術長John Palmour就指出,一輛電動汽車採用碳化矽元器件的成本約在250 美元至500 美元之間(視其功率要求而有差異),但碳化矽元器件卻能夠為汽車製造商在電池成本、電池和逆變器的體積與重量以及冷卻要求等多個方面節省成本,每輛車節省總成本可高達2000美元。

對使用者而言

保時捷Taycan是全球首個實現800伏特高壓充電平台成功上車並量產落地的車型,在30分鐘內電量可以從5%快充到80%。

2022年5月,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上市,官方宣稱在800伏特高壓超快充的加持下,僅需10分鐘,阿爾法S即可補能200公里。這個速度已刷新行業紀錄。三個月後,小鵬在G9車型的宣傳語中寫下了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再次刷新紀錄。沒有碳化矽,這些都辦不到。

挑戰

除了前面提提過的價格是傳統電力系統的三倍以上外,光是電動車本身自己的電池系統支援更新的電池系統還是不夠,還需要大幅增建電動車的充電站,而且也必需升級舊有已經存在的充電站,使已有的充電站支援新的充電技術才行。

Taycan雖然支持800伏特高壓快充,但一般只有保時捷中心或個別商業中心停車場配有專屬充電樁,所以平時車輛補能還是以第三方的快充和家用慢充樁為主,充電所需要的時間也更長。 

碳化矽
credit: futuretech.org.tw

相關文章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