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是如何看待企业并购案的

并购

巴菲特1992年的股东信里面(本文所有以斜体字表示的内容),巴菲特详述了波克夏(美股代码:BRK.A和BRK.B)是如何看待企业并购案的。

就像寻找终身伴侣

在波克夏所有的活动中,最令查理跟我感到雀跃的是当我们找到同时具有超强产业竞争力并且还拥有我们信任与崇敬的经营者的那种企业,想要买到这类公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们会一直努力寻找,而在寻找的过程当中,我们采取的就像是与一般人寻找终身伴侣一样相同的态度,当然积极、乐观与开放的态度是应该的,但绝对没有必要躁进。

是典型的企业潜规则之一

过去我看过许多对于并活动相当饥渴的经理人,很显然地可能是小时候青蛙王子的故事看太多了,脑中只记得那美丽的结局,他们很慷慨地花大笔的银子取得亲吻蟾蜍的机会,期望会有神奇的事情发生,而失望的结果往往只会让他们更积极地寻找下一次机会,(Santyana说:所谓的狂乐就是当你忘了目标何在时,还加倍投入你的心力),到最后即使是最乐观的经理人还是要被迫面对现实,深陷在一堆没有反应的蟾蜍当中,然后他会再大声地宣布将进行另一波的重整改造方案,在这种企业版的全新出击方案,执行长学到相当宝贵的教训,只不过学费却必须由股东们来出。

早年在我担任经理人时,也曾碰到几只蟾蜍,还好他们算是相当便宜的了,虽然我并没有那么积极,但所得到的结果与那些花高价追求蟾蜍的凯子经理人差不多,在亲了之后,它们还是依然聒聒叫。

这也是为何巴菲特在他的1997年的股东信中写道:“虽然有些合并案确实可以发挥综合效益,但通常买家所付出的代价过高,且通常成本节省与营收增加的预期效益最后都会成一场空,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不管这个并购案多么的不合理,只要老板有强烈的意愿,其内部的同僚与外部的专家顾问都能够提出一份看似合理的评估报告来支持其立场,只要在童话中才有人敢大胆地告诉国王他没有穿衣服。”

关于企业潜规则的详细说明,建议您可以参见我的部落格文章《企业潜规则,机构制度性强制力(Institutional Imperative)》。

经验谈

在失败过几次之后,我终于想起我曾经从某位职业高尔夫选手的建议(像所有职业选手一样,只要和我打过球的,通常都不太愿意我提起他们的名字),他说:“不断的练习虽然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但练习却能够使你的成绩永续维持”,也因此我决定改变我的投资策略,试着以合理的价格买进好公司而不是以便宜的价格买进普通的公司

波克夏的并购标准

波克夏的并购标准详另页,除了母公司本身时常对外进行购,我们旗下的子公司偶尔也会自行新添生力军,以延伸其产品线或是通路能力,就这点而言,我们很愿意扩大旗下经理人的视野,因为我们相当清楚他们优异的能力,这绝对是低风险高报酬的一件事。

巴菲特在他的1997年的股东信中也曾提过:“波克夏在并购公开公司所采用的原则也是所有买家必修的学分,买方没有理由以溢价进行并购,除非在以下特殊的情况下a)相对于被并购者,其股价被高估,或者是b)两家原本独立的企业在合并之后所赚取的利润高于原先的总和,而显而易见的买方通常会采取第一个理由,因为很少有公司会公开承认自己的股价被高估,然而贪得无厌的买家,以比印钞票还快的速度印股票的这群人,最后却不得不默认自己的股价确实被高估,通常他们玩的宛如华尔街版的连锁信游戏。”

从1982年起的一连十多年,巴菲特每年都会发布波克夏的并购标准。关于波克夏的并购标准的详细说明,建议您可以参见我的部落格文章《巴菲特的并购标准》。

并购
credit: keydifferences.com

相关文章

重要声明

  • 本站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本人不对文章内容、资料之正确性、看法、与即时性负任何责任,读者请务必自行判断。
  • 对于读者直接或间接依赖并参考本站资讯后,采取任何投资行为所导致之直接或间接损失,或因此产生之一切责任,本人均不负任何损害赔偿及其他法律上之责任。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