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和萬士達信用卡網路的幾大可能威脅

信用卡

內容目錄

反壟斷調查

威士(美股代碼:V)和萬士達(美股代碼:MA)兩大信用卡網路公司,在全球各地,每年幾乎都會被各國的反壟斷調查,但是總能安然脫身。

商家控告

和上面的情形很類似,兩大信用卡網路公司,在全球各地,每年幾乎都會被各大商家告上各地的法院,要求調降刷上的手續費。但結局幾乎都是兩大信用卡網路公司獲勝,至今不動如山,商家也無可奈何。

Zelle

2017年6月時,美國銀行(美股代碼:BAC)、Truist(美股代碼:TFC)、第一資本(美股代碼:COF)、摩根大通(美股代碼:JPM)、PNC 銀行(美股代碼:PNC)、合眾銀行(美股代碼:USB)和富國銀行(美股代碼:WFC)成立了一個財團,開發了Zelle。Zelle的前身是這些銀行所在2011年4月推出的clearXchange支付系統。

Zelle可以讓顧客⽤⼿機和平板從⾃⼰的銀⾏帳⼾輕鬆把錢轉到別的帳⼾,⽤意是與貝寶(美股代碼:PYPL)等新興的支付方式競爭。Zelle是一項美國銀行業和支付業的重⼤⾥程碑,美國銀⾏業本世紀重⼤⽀付架構的布建邁入第⼀階段。美國基礎設施落後多年,如今以全國性的基礎設施急起直追。美國這套系統⼀周七天、⼀天24⼩時運作,讓消費者和企業能即時進⾏銀⾏帳⼾之間的資⾦移轉,且附帶的資訊較其他⽀付系統豐富,例如包含交易確認等訊息。

Zelle提供美國8,600萬的行動銀行客戶使用,它與既有一般數位支付平台冗長的等待時間不同,Zelle在幾分鐘內便可移轉資金。雖然銀行早有即時轉帳的服務,但仍要求用戶具備帳戶以及匯款帳戶的匯款路徑號碼。相較之下,Zelle用戶只需要對方的電子信箱以及電話號碼,即可匯款。

2017年的首年推出時,它的交易量就超過了貝寶的Venmo處理的交易量。Zelle擴展很快,截至 2022 年,在 1600 多家金融機構的支持下,80% 的美國人可以透過其銀行應用程式連接到 Zelle。2022 年上半年,Zelle 每天的交易額超過 16 億美元。Venmo等新興支付方式會收取服務費用,而 Zelle 附屬銀行則不收取費用。

FedNow

美國聯準會已在2023年7月推出了各界期待多年的「Fed Now」即時⽀付服務,最終可讓美國⺠眾隨時於幾秒鐘內發送和接收資⾦,以現代化美國的⽀付系統。Fed Now與41家銀⾏和15家獲得認證的服務商合作推出,包括⼀些社區銀⾏和摩根⼤通、紐約梅隆銀⾏(美股代碼:BK)及合眾銀⾏(US Bancorp )等⼤型銀⾏業者,但美國聯準會計劃今年會加入更多銀⾏和信⽤合作社。

相較於Block,Venmo或PayPal等作為銀⾏間中介⼈的端對端⽀付系統,透過Fed Now進⾏的⽀付將直接在央⾏帳⼾結算。Fed Now不會向消費者收費,但還不清楚參與的銀⾏業者是否會、或如何轉嫁與該服務相關的費⽤。

銀聯卡

中國的銀聯卡是目前唯一一家夠份量,而且實質上已經和兩大信用卡網路公司在全世界造成鼎足而立的另一家全球性的信用卡網路公司。特別是在中國,以及華人消費較多的國家,更是實質壟斷到兩大信用卡網路公司沒有辦法和它抗衡。

商家自推扣款系統

大型的商家由於對這兩大信用卡網路公司的壟斷地位沒輒,索性自己推出屬於商家自己的各種自動扣款或是支付系統。

威士和萬事達卡都透過在結帳時使用其流通的數十億張卡中的一張收取費用來賺錢。 事實證明,這是一種非常有利可圖的商業模式。 然而,商家們對他們必須支付的這些所謂的交換費感到遺憾。大部分交易都流向向消費者發卡的銀行,而不是威士和萬事達。 儘管如此,如果零售商(通常利潤已經微薄)能夠找到減少支付相關費用的方法,他們很可能會嚐試。

目標百貨(Target,美股代碼:TGT)就是其中之一。 該公司的RedCard金融借記卡,購物者每天在店內或線上購物可節省 5%。 這項服務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直接從客戶的支票帳戶中扣繳資金,在使用該卡時無需使用威士或 萬士達的網路。

2022 財年(截至 1 月 28 日),目標百貨1,080 億美元總營收的 20% 來自 RedCard 計劃,其中也包括信用卡產品。 該公司沒有報告借記卡的金額,但這並不是一個小數目。 如果 RedCard 銷售額的 2% 避免支付交換費,目標百貨到 2022 年可以節省 4.32 億美元,這一數字應該主要流入利潤。

如果其他公司,特別是那些依賴重複購買行為的公司,也遵循與目標百貨類似的做法並建立直接支付機制,結果會如何? 例如網飛(美股代碼:NFLX)或迪士尼(美股代碼:DIS)等公司的串流服務。 甚至其他大型零售商,如好市多(美股代碼:COST)或家得寶(美股代碼:HD)。奇波雷墨西哥燒烤(Chipotle Mexican Grill,美股代碼:CMG) 或星巴克(美股代碼:SBUX)等受歡迎的連鎖餐廳也可以跟進。

當然,需要激勵消費者不使用通用的信用卡,而是改變他們的支付偏好。 為此,公司可能必須提供一次性或持續的折扣。 如果沒有足夠多的人註冊,它最終可能會失敗。

結論

即使有上述的幾項可能的威脅,威士或萬士達信用卡網路的投資人仍不必杞人憂天,因為這些都只是”可能"的威脅,而且時常被一再提出會顛覆威士或萬士達信用卡網路的護城河。

事實是───威士或萬士達信用卡網路至今安然無恙。

信用卡
credit: navi.com

相關文章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