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企業擴展速度高於一切的《閃電擴張(Blitzscaling)》

閃電擴張

作者

本書貝寶(PayPal)前副總經理及LinkedIn的創辦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所寫的。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把自己創辦的LinkedIn賣給微軟後,另行創辦一家知名的人工智慧新創Inflection.ai,目前專心經營這家公司。

貝寶被電子灣收購之後,霍夫曼變成美國矽谷最多產和最成功的天使投資人之一;可以說是近10年來最為成功的天使投資人並不為過。他至少參與了80家高科技公司的風險投資,眼光無比地精準,參與了近廿年許多引領科技界重要趨勢的新創企業的成立。

2010年,霍夫曼加入Greylock Partners,負責管理該公司2000萬美金的基金;是目前矽谷和創投界最重要的風險投資人,並協助多家矽谷企業經營,是科技界的重量級人士。

本書的中心思想

我在讀完此書後,實在是覺得和另一本矽谷知名人物彼得.提爾所寫的最著名,在創業圈和投資界影響力深遠的一本書《從0到1(Zero to One)》有似曾相似感。

不同之處

從0到1(Zero to One)》整本書強調的是新創企業要有顛覆產業和市場的獨創性,但《閃電擴張(Blitzscaling)》強調的是企業的快速擴張能力和速度決定它是否能成功,重要性高於企廿業效能或其它指標。作者在書中打過比方,我們要的是從1到1億的突破,而不是從0到1的顛覆性突破。

如果不能在企業創立之初就制定策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擊敗競爭者,搶下市佔的話,無論法法多棒,產品的功能如何強大,創業團隊如何優秀都是枉然。

相同之處

兩本書都強調,一個企業是否成功的唯一判斷的標準就是:企業的未來可不可以有驚人的成長率。有驚人的成長率才能帶來指數級別的成長,要是能帶來冪次方的成長那就再好不過了,這也是《冪次方法則,矽谷創投啓示錄(The Power Law)》這本書中的精神,而且該書也列出矽谷所有成功的創業故事,後來能成為今日眾所周知的企業的秘密就是驚人的成長率。

有驚人的成長率的企業,也就是具有《指數成長才能產生超額報酬》,才能為慧眼識英雄的早期投資人帶來有別於一般企業的可觀回報率。

我個人的看法

從0到1(Zero to One)》著重的是新創企業想要成功的「策略」,也就是顛覆產業的想法;但《閃電擴張(Blitzscaling)》強調的則是新創企業要如何做,才能確保成功的「戰術」。

當然,如果新創企業能兩者兼顧,那就再好也不過了。

:策略是帶你到達你想去的地方的行動計劃,戰術是讓你到達目標的單獨步驟和行動。

那些新創較有可能獲指數級的成長?

市場

  • 擁有良好,最好是創新方式的商業模式的企業是較好的選擇:例如訂閱制就比一次性買斷的商業模式好上許多。
  • 潛在市場(TAM)必需夠大:風投業者對於小於十億美金市場以下的企業不會有興趣。

行銷模式

  • 擁有成功強大的市場行銷能力的企業,歷史證明一定能打敗專注於產品功能的公司。例如病毒式傳播就是一種很好的市場行銷手段。
  • 具有網路效應這項強大護城河的企業,不僅能以指數級成長,而且業務的擴展幾乎都不用花大錢都能達成。

公司的基本面

  • 毛利率要夠高:企業和人一樣,沒有天生平等這回事。從事利潤率微薄產業的公司,不可能為投資人帶來驚人的回報的。60%或70%等級毛利率者通常是上等的新創的必需條件之一。30-20%或以下者,沒有人會浪費時間在上面的。

易犯的錯誤

  • 市場先行者不一定會有優勢。
  • 產品以外的東西,有時候會比產品本身值錢,更具未來性:網景當時就犯了這個錯誤,認為瀏覽器會是公司的收入主要來源,竟用500萬元把網路搜尋引擎的功能賣斷給Excite,也讓谷歌和雅虎看到了巨大的商機。
  • 營收成長若長期未能帶來利潤時,切勿留戀;不要捨不得已投入的心血。
  • 好的核心人才非常值錢,可遇而不可求;新創公司並不需要太多的人,不要迷信人多好辦事。
閃電擴張
credit: amazon.com

相關文章

相關書籍

想進一步瞭解和彼得.提爾有關的企業和新創公司的讀者,可以參見以下另外幾本PayPal黑手黨成員所著,在矽谷和風險投資界很有影響力的書籍:

  • 從0到1(Zero to One)》:彼得.提爾最著名,影響力深遠的一本書
  • A16Z共同創辦人本.霍羅維茲(Ben Horowitz)所寫的《什麼才是經營最難的事?》(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
  • 貝寶(PayPal)前高管埃里克.傑克遜(Eric Jackson)所寫的《支付戰爭》(PayPal Wars
  • 貝寶(PayPal)前副總經理及LinkedIn的創辦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所寫的《聯盟​》(The Alliance

註:

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把自己創辦的LinkedIn賣給微軟後,另行創辦一家知名的人工智慧新創Inflection.ai,目前專心經營這家公司。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