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熱潮已持續3年多,然而人工智慧熱潮下的隱憂已慢慢浮現。
數據令人震驚
數據顯示,自2023年第一季以來,美國資訊處理設備的投資規模在經通膨調整後成長了23%,而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總量同期僅成長了6%。2025年上半年,資訊處理投資貢獻了美國整體1.2%的GDP成長率中超過一半的成長。
令人不安的另一面
仔細審視,投資人也不難發現人工智慧熱潮浮現出的令人不安的另一面:在晶片、數據中心和其他人工智慧基礎設施上的所有支出,正在耗盡美國企業的現金儲備。 這一幕,可能正凸顯出人工智慧熱潮背後的隱性風險——沒有人懷疑人工智慧在長期內提升成長和生產力的潛力,但支撐這一熱潮的巨額融資,可能會對企業和資本市場造成壓力。
輕資產變現金製造機
華爾街偏愛輕資產的企業。多年來,投資人喜愛這些公司的一大原因,就是因為它們的「輕資產」化——科技巨頭們透過智慧財產權、軟體和具有「網路效應」的數位平台等無形資產賺取利潤。
從2016年到2023年,美國科技巨頭們顯然做到了輕資產和現金製造機的雙重要求——字母、亞馬遜、Meta和微軟的自由現金流和淨利潤在此期間大致同步增長。
趨勢正在改變
此趨勢可透過「自由現金流」此指標充分體現-此指標大致定義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減去資本支出,並排除了可能扭曲淨利的非現金減損費用等項目。 這或許是衡量企業內在現金產生能力的最純粹的指標。
但自2023年以來,兩者卻開始出現明顯分化。根據FactSet的數據,在此期間,這四家公司的合併淨利潤較兩年前增長73%,達到910億美元,而自由現金流則下降了30%,至400億美元。蘋果雖然在資本支出方面相對保守,但其自由現金流也開始落後於淨利成長。
例如Meta的2025年第二季財報成長了36%,但自由現金流卻下降了22%。亞馬遜則在2022年開始縮減其履行中心(自動化物流設施)的建設規模,使其自由現金流得以轉正。

相關文章
- 《五大科技巨擘的人工智慧資本支出有多驚人》
- 《人工智慧熱潮下的隱憂》
- 《企業對人工智慧的投資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因為無人能承受錯失第四次工業革命》
- 《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成本》
- 《資本市場的人工智慧泡沫正在形成》
- 《人工智慧投資的陷井》
- 《企業對人工智慧的投資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因為無人能承受錯失第四次工業革命》
- 《五大科技巨擘的人工智慧資本支出有多驚人》
- 《為何軟體股在人工智慧風潮中表現普遍不佳?》
- 《人工智慧代理(AI Agent)會是軟體產業的下一波趨勢》
- 《生成式人工智慧新星OpenAI和爆紅的ChatGPT》
- 《為何奧多比(Adobe)的Figma併購案引發軒然大波?》
- 《古老的社群平台Reddit開始賺錢造成股價年漲2.5倍》
- 《帕蘭泰爾(Palantir)的價值究竟在哪裡?投資帕蘭泰爾的利弊?》
- 《Palantir(帕蘭泰爾)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
- 《甲骨文(Oracle)雲端運算和人工智慧的成績終獲肯定》
- 《資料庫軟體的壟斷者甲骨文(Oracle)如何賺錢?前景如何?》
- 《深入探討人工智慧語音第一股SoundHound》
- 《考慮字母(Alphabet)吧!如果只能買1支股票並靠它退休》
- 《微軟(Microsoft)靠什麼在賺錢?未來會何去何從?》
- 《深入探討人工智慧語音第一股SoundHound》
- 《奧多比(Adobe)現在靠什麼在賺錢?》
- 《萃奕(The Trade Desk)的核心競爭力》
- 《新生代的人工智慧線上放貸平台Upstart》
- 《C3.ai,定位成功的人工智慧公司》
- 《美股主要的人工智慧上市公司》
- 《人工智慧小模型(SLM)的重要性,蘋果人工智慧和他人究竟有何不同?》
- 《因人工智慧風潮獲益的產業和廠商》
- 《目前獲利豐厚的五大人工智慧商》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