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ma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公司簡介
Figma公司很年輕,2011年才成立,2016年才推出第一個版本,距今才不過五年多。
Figma是一個向量圖形編輯器和原型設計工具,主要讓專案團隊成員能進行基於網頁的協同工作更新;是新一代使用者介面設計及使用者體驗設計最著名的軟體之一。
競爭廠商
在Figma出現前,這個領域最著名和最成功的就是Sketch。它也是最近不到十年才出現的軟體。
奧多比的XD也是Figma主要的競爭商,即使奧多比XD擁有許多著名的產品整合能力,但是並非Figma的敵手。
著名客戶
請注意,軟體界前幾大市值的企業都是Figma的客戶;可見Figma多成功。
- 微軟
- 甲骨文
- 華為
- 大疆無人機
- 字母的谷歌
- 賽福時
- Stripe
- 和推特
- 愛比迎
- Dropbox
- MillerKnoll
奧多比為什麼要併購Figma?
新的軟體成長領域,非贏不可
Figma在使用者介面設計及使用者體驗設計的協同工作工具軟體界的領先者。事實證明,奧多比的XD根本打不過Figma。商場上的潛規則之一就是,打不過你,就把你買下來。
尋找新的成長來源
過去十多年,奧多比因為受惠於SaaS雲端轉型成功,再加上自己強勢幾乎沒有敵手的產品線,一路打順手牌, 股價一路只漲不跌。
解救暴跌的股價
但是去年第三季開始的成長股全面開始下跌,加上疫情使大多數企業受惠的系統驅動力的消失。使小型股,成長股,小型軟體股全面下跌至少50-95%。今年開始,這股跌勢開始蔓延至所有的科技股,其至是所有的績優大型股;奧多比當然無法免疫。
由於比較基期太高,加上來自新型軟體新創的激烈競爭(Figma就是這一類),奧多比很顯然地表現出營收成長乏力的困境,今年至今股價已跌去47%。以一家市值規模前幾名的軟體企業而言,算是受傷很重。
奧多比付出什麼代價?
交易細節
這筆交易高達美金200億,現金和股票各半;是奧多比史上最大的併購案。
太高的溢價
問題是2020年5月融資時,其估值數字是20億美元,去年六月時,Figma的市場估值才美金100億。這不需要很大的專業常識,再加上今年以來股市大跌,所有的上市或未上企業的估值都已大幅度的下跌,未上市的獨角獸跌幅比上市企業還大。很顯然地,奧多比支付太高的價格,而且是極不合理的溢價。
這也是為什麼新聞發佈後當天,奧多比一天股價跌掉了14%!使股價跌破300元,跌至一年新低的299.5(9/16/2022)。
奧多比付出什麼代價?
根據奧多比自己和華爾街的估計,為了這筆併購案:
- 奧多比必需取消或大幅降低過去一宜再進行的股票回購。
- 奧多比必需向外借貸,因為金額實在太大。將使公司的財務情況惡化。
奧多比目前只持有現金38.7億美元。
Figma的表現如何?
今年的業績估計
奧多比公佈,Figma在2022年的營收可能達到4億美元,年成長接近3倍,毛利率高達90%。
市佔和競爭力如何?
2017年時Sketch的市佔領先所有場商,其它競爭商加起來都沒它多。註:Figma在2016年9月27日才推出第一版;推出後就席捲整個市場。
由於Figma在使用者介面設計及使用者體驗設計的協同工作工具軟體界的市佔,遙遙領先,其它競爭者在可見的未來,幾乎不可能超越;而且奧多比自己也試過了,打敗它的困難度實在太高。
奧多比看得更遠
Figma未來可能會介入奧多比的現有產品
別忘了Figma是使用者介面設計及使用者體驗設計的協同工作工具軟體, 必須整合多媒體軟體,這可是奧多比的產品核心;就長遠來看,Figma有可能會介入奧多比現有的這些產品,未來會成為潛在的潛在對手。
Figma影響力深遠
除了軟體工程師,專案經理,銷售和市場人員也都會使用在這項產品。因此使用和影響力範圍日益擴大。
而且不只軟體界日常會使用,連出版界,多媒體界,各行各業幾乎都會用到。
後記
奧多比和Figma 在2023年12月18共同表示,在全球監管阻力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他們雙方同意終止價值 20B 美元的合併。兩家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們認為「沒有明確的途徑獲得歐盟委員會和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必要的監管批准。」
結論
Figma的故事,就是典型的軟體獨角獸的成長故事;更展現了我在我在《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一書的3-2小節中,所強調的「軟體吞噬世界的大趨勢」;其它的產業不可能有這種產業爆發力:
- Figma軟體出現在世上才不到5年。
- 公司的估值兩年內漲10倍。
相關文章
- 《行業垂直軟體都很貴,但都值得投資》
- 《為何軟體股在人工智慧風潮中表現普遍不佳?》
- 《奧多比,一家長久以來主業都沒有強力競爭對手的上市企業》
- 《奧多比(Adobe)現在靠什麼在賺錢?》
- 《為何奧多比(Adobe)的Figma併購案引發軒然大波?》
- 《歐特克(Autodesk)如何賺錢?為什麼股價如此驚人?》
- 《資料庫軟體的壟斷者甲骨文(Oracle)如何賺錢?前景如何?》
- 《微軟(Microsoft)靠什麼在賺錢?未來會何去何從?》
- 《EDA寡佔商:益華(Cadence)如何賺錢?》
- 《EDA寡佔商:新思(Synopsis)如何賺錢?》
- 《三大EDA寡佔商:新思(Synopsys),益華(Cadence),⻄⾨⼦(Mentor Graphics)》
- 《軟體本益比大約是硬體公司的兩倍,依據是什麼?》
- 《這世上的確有壟斷的企業存在》
- 《美國消費金融界最重要的上市企業之一費埃哲(Fair Isaac)》
- 《Veeva,生命科學行業軟體系統的王者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