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的報告有用嗎?

分析師

不適合散戶

為何我奉勸大部份的散戶別去讀分析師的報告,原因如下:

  • 因為一般人思慮不周,或懶於思考。
  • 眾人容易被帶風向,這是導引散戶或是不思考不做功課的投資人上車推升股價最好的方式。
  • 大部份投資人心裡認為的做投資功課希望的就是看一堆財經節目、看一堆新聞、追蹤網紅、老師、名人,但其實目的都只是為了蒐集股票代碼明牌────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罷了。
  • 一般人只想看分析師所提的目檟價、要不要買進,其它都不想看,這是閱聽人自己的問題,怨不得別人。
  • 分析師只允許媒體轉載他們想要餵給媒體的東西,不可能公開整份報告給媒體(也就是您我一般人能看到的部份)────因為「完整的」那份報告是付費的,而且通常所費不貲。媒體為了充版面、只會來函照登、也沒有查證的資格、大部份出於懶惰也不會去查證、或是也沒有能力分辯。

但是人家的報告很準啊

此話不假。對短期股價而言,持平而論,預測的確非常準。但一如我一再提倡的,短期投資不是散戶玩得起的遊戲.但這就是華爾街的目的和他們的生存和賺錢的方式啊!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下由Charles D. Ellis所寫的一本經典的投資書籍《投資終極戰(Wining the loser’s game)》。

此外,不要迷信投資銀行規模愈大,愈有名,他們的分析師的報告愈具可讀性。根據我的多年經驗,事實正好相反────規模愈大,愈有名的投行除了比較有錢外,沒有優勢;反而是一些小型的投資銀行的分析師的報告出色很多;至少在科技界是如此的。

那一類的報告值得一讀

華爾街金童們也是凡人,他們沒有三頭六臂,少數受人敬重的華爾街分析師的確下了很多研究的功夫,而且他們會花錢進行市調、供應鏈調查、企業經營圑隊訪談、企業所公布的財報、或是財務預測,這些都是進行事實(Due diligent)的查核,和我一直鼓吹的根據事實做投資的研究是一致的────這一類的報告就很值得您花時間去讀。但是任何只要提到 「根據我們的財務模型,專家表示 , 我們預測」這種字眼的報告,您一點都不必猶豫,直接丟到垃圾桶就對了。

您看不到這些東西

如前所述,完整的報告是付費的,而且通常所費不貲。通常您也只能在付費完整的那份報告裡,才能看到極少量分析師心裡的話、或是關於企業負面的分析;而且通常是用暗示的方式、不可能會明白告訴您的。因為看了這些實話,就沒有人會去買這檔股票了。華爾街的金律是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股市,因為人愈多,他們從中能賺取的利潤就愈高。這也是您在分析師報告中,永遠看不到負面消息的根本原因。很不合理,但這是不成文的業界常態。

另外,付費完整的報告才能看得到分析師所列出的「完整」關於所分析的這家公司的:

  • 影響這家企業股價的催化劑(Catalyst),營運有利的因素(Tailwind)
  • 企業的競爭力,營運挑戰(Headwin)
  • 十二個月的目標價,或是設定的股價有效期
  • 何時進出場的確實價格

為什麼會有分析師報告?

因為市場有需要,投資銀行會把這些報告出售給大型法人、投資顧問公司、證券經紀商、富豪家族,各種需要投資建議的投資人;這是投資銀行的核心業務之一。

我以前提過,所有的分析師的報告都會設定清楚的報告目的,沒有例外。並非一無是處,不然投資銀行也不會付這麼高的薪酬給他們了。

分析師
Credit: modern technologies

值得學習的地方

投資人要學習的是這些華爾街分析師們的分析哲學,行話稱為Thesis────這是最大的價值,如果您能融會貫通,看出這點,學會他們分析的背後邏輯;那我要恭喜您,因為你已經不需要任何分析師的報告了,您自己已經有能力自己寫一份了。這也是我之前寫過一篇《思考不能外包》部落格文章的主要原因。

如果您真的參透本文所說的這些事情,分析師的報告是很好的東西,而且應該花時間好好去研讀。

相關文章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在〈分析師的報告有用嗎?〉中有 2 則留言

  1. Andy老師好:
    我們常常在報章雜誌看到說哪隻股票目標價多少,最常見到的是TSM股價說,就是去年年初高點時,有些投資銀行預測會上千,但他們沒說的是前提是怎樣,只有要說的部分才會給報章媒體,沒說的是一般散戶看不到的,不明究理的民眾就追高買進,導致套牢將近一年,有耐心的也許等解套出現賺些蠅頭小利解脫,沒耐心可能股價殺低後認賠往其他熱門股追,分析師報告有些前提或條件並沒說,我們需要自行判斷獨立思考,或需要以實際證據或可合理預估值才可能實現,況且就算可以達到目標價,也可能不是一年內就會達到,需要企業逐季業績配合才有可能實現。

    分析師報告不用盡信,有些思考邏輯可以參考,就如同我看Seeking Alpha 一些評論分析,最為討論多的是阿里巴巴跟蘋果,看多看空都有,股價持續極巨下跌時連最初看多分析者都有點遲疑了,但自從最近蒙格又加碼BABA一倍持股,看多者又變多了,如果無法自己分辨堅持己見(即使看錯也是一次經驗,人不可能永遠看對),就會是牛市熊市都有人賺錢,只有豬是被宰的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