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半導體工業現在對台灣有多重要

台灣的半導體工業

台灣的半導體工業中的晶片製造,是目前台灣「唯一」能領先全球,而且世界各國皆重視的產業。

對美國和台灣來說都很致命

根據法國興業銀行2025年1月的數據,美國的晶片需求直接佔台灣GDP的5%。此外,台灣整體晶片產業規模龐大,佔台灣GDP的15%。

GDP佔比

根據經濟學人雜誌2023年3月的資料,半導體工業佔台灣GDP的15%,台灣生產全球60%以上的半導體以及90%以上最先進的半導體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網站的資料:台灣合計佔2023年第一季全球晶圓代工營收的近70%。近年來,半導體產業佔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3-15%

根據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及⼯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2022年半導體業
產值預估有新台幣4兆8858億元,⽽台灣國⺠⽣產⽑額約新台幣25兆3500億元,半導體產佔GNP近20%。

佔台灣出口比重

近年晶片出口是支撐台灣GDP的最重要力量,晶片占出口比重已達4成,韓國不及2成,日本更只有5%,台灣經濟成長可以保3,半導體業居功厥偉。

晶片設計

根據台灣政府的網站在2024年2月2日公佈的資料:台灣的IC設計產值佔全球市場的20.1%,市佔率僅次於美國

電子業佔台股高達7成

根據台灣統一證券在2024年12月30日的即時資料統計(見下表),電子資通類股佔台股成交值總額69.78%,其中又以半導體是電子資通類股第一大子分類,佔比27.02%。

電子資通 69.78%
 半導體27.02%
 電子零組件12.84%
 光電9.38%
 其他電子6.93%
 通信網路6.42%
 電腦及週邊設備5.93%
 資訊服務0.73%
 電子通路0.53%

外貿出口佔比67%

2024年9月13日,財政部統計處藉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每月都會對外發布進出口貿易統計的分析指出,台灣在電子業競爭力提升、新興科技應用商機、高階產線移回等因素下,2020年出口附加價值含量比率上升至67%,是21年來高點,顯示我國在全球價值鏈的定位往上游移動。

財政部公佈2024年上半年,電子零組件出口占比27.8%,為有統計以來最佳水準。

薪資成長

2018~2023五年之間,台灣的電⼦零組件業總薪資成⻑24%,遠⾼於全體的11%,再以2013~2023年觀察,⼗年之間電⼦零組件業薪資成⻑70%,各業平均只成⻑27%,若再看薪資中位數,⼗年來只成⻑18%。

就業人數

電⼦資通所釋出的⼯作只占總僱⽤10%。台灣半導體僱用人員約32.7萬人,占總就業人口2.8%,但占經濟總產值13.1%;其他製造業、服務業行業人口占就業人口比34.7%、58.5%,但貢獻GDP僅有32.3%、60.8%。

台灣的半導體工業
credit: Semi.org

相關文章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