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中有關台積電的內容
我在最近的兩本書裡,都討論過台積電(美股代碼:TSM)這家公司;包括了:
在《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一書中:
- 2-4節,整個小節專門介紹介紹台積電這家公司
- 3-3節,分析科技公司的業務發展以掌握關鍵產業的脈動
在《10倍股法則》一書中:
- 3-2節,整個小節專門介紹包括台積電和全球的半導體供應鏈
台積電負面的企業文化
本文是我之前《台積電眼前的幾大挑戰》之後的一大補充,建議投資人可以閱讀之前的這篇貼文。
台灣的投資人很難接受《負面消息是投資的一部份》的觀念,特別是對已經被神格化的台積電尤為如此。
本文是想以美股台積電投資人的眼光來討論台積電負面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方式,這是用台灣以外投資人的眼光來討論台積電的實質競爭力。
美國廠的問題
美國廠員工集體訴訟
台積電北美子公司招聘經理郝溫頓(Deborah Howington)2024年8月在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指控包括對「非東亞」員工的歧視、性騷擾等不當行為,原告人數也從最初的13人增加到將近30人。
這些近30名提告者中,16人住在亞利桑那州,族裔背景包括白人、拉丁美洲裔、非裔美國人,韓國和伊朗在內的亞裔。
起訴書控訴,台積電經常讓非東亞裔員工處於惡劣的工作環境中,稱管理層經常在公開場合侮辱非東亞裔員工,並且只因為員工是美國人就貼上「懶惰」和「愚蠢」的標籤;此外,台積電在招聘過程中優先聘用東亞人、台灣人和中國人。
除此之外,2024年11月就有報導指出,原告在訴訟內容提到「台積電偏愛會說和寫中文的員工」,並指控會議和商業材料通常僅用中文交流,阻礙英語使用者工作,並迫使他們用翻譯解讀教學文本。
請注意:此員工集體訴訟案還是台積電北美子公司「招聘經理」郝溫頓提的。
主流媒體不斷負面報導
除了補助金額搞不定,引發台積電美國同業的群起反對對台積電進行大幅補貼之外,台積電見諸美國主流媒體的報導,幾乎沒有正面的新聞。紐約時報還曾對這件事進行過大篇幅的專題報導,甚至採訪目前在美國廠工作的美國人和外派的台灣員工,內容擲地有聲,極具說服力,建議關心這個議題的投資人,都應該去仔細地閱讀一下。
和科技業主流價值相違背
一言以蔽之,台積電在台灣的管理方式不可能適用於美國,但我個人認為台積電的管理階層,甚至是大部份的台灣人認為應該改變的是美國人,不是台積電。2023年6月,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明確表示「台積電只有一種企業文化,核心價值需要遵守,不願意值班的人,就不要來參加這個產業。」
2016 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示,字母、亞馬遜和META等公司成功的關鍵原因之一是他們沒有工會。
員工自己都否定
台積電在著名的企業員自己對自家公司的評價網站Glassdoor上的各項評分:綜合評分是只有3.1,待遇福利為3.6,生活與工作平衡的可能性僅獲得2.1。這項統計是台積電從去美國設廠後的評分,但一直以來的分數都沒有很大的改善。
註:Glassdoor的各項評分,5.0為滿分。台積電這樣的評分,在Glassdoor裡算是偏低的分數,特別是在科技業中算是非常低的評分。
勞資關係不睦
台積電2023年8月以「欠缺足夠技術工人」為由,延後美國廠的量產時間,遭到美國亞利桑那州工會投書媒體砲轟,質疑台積電想藉此引進便宜人力,後續也有不少美國工人或包商上網抱怨台積電的不是,負面報導充斥美國主流媒體的版面,勞資關係相當緊繃。
引鴆止渴
這說明了為什麼台積電要引鴆止渴,從台灣進口員工到美國廠(已佔美國廠員工人數的一半以上),而引發美國的相關產業工會不只一次的不斷大聲抗議。
台積電要解決的是問題本身, 而不是問題,更不是提出問題的人。頭痛醫頭,脚痛醫脚,不可能根治問題。
德國廠呢?
談完美國廠,台積電德國廠呢?德國的工會比美國強悍且團結,而且德國法令對工會員工的保護可說無微不至。台積電連美國都搞不定了,投資人認為台積電德國廠的前景會比美國廠還好嗎?
百年企業靠的是什麼?
世界上有許多存在幾百年至今的公司,美國也有不少上市上百年的企業;請參考我之前貼文裡的統計《上市企業的壽命》。延續他們企業命脈的都只有一項共同的特色:企業文化。企業能生存百年,靠的不是領先的技術和規模(我沒有寫錯),也不是高壓的管理,這些東西在企業發展史上,都只是一時的短暫催化劑,不可能形塑百年長久的企業。
良好的企業文化才能延續一家公司,帶來人才,有優秀的員工才能帶來領先的技術,公司賺錢才能拿下市場,有市場和客戶才能創造規模。
結論
所有的疑問只有一個問題───台灣代工業的軍事化管理並不適用於高科技業;但從台積電管理階層歷年來的發言都明確表示───台積電似乎並不同意這種看法。
請注意我不是單從台灣的科技業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如果台積電自詡為全球企業,就應以全球科技業的標準來衡量,而不是「自我感覺良好」,沾沾自喜只陶醉於自己是台灣的第一大企業。
但為何會如此?因為:
- 半導體業是目前台灣唯一較具有競爭力的產業,也是台灣經濟外貿的主要貢獻者,是全台灣人的掌上明珠,說不得,得罪不起的產業。正因如此,掩蓋了許多背後被忽視的員工辛酸,以及畸形不合理的工作環境───例如員工回家休息都需廿四小時隨時待命,隨傳隨到這種根本不合理,但積非成是,因為多數台灣人視野狹隘還自我感覺良好地視為是重要的台灣競爭力,不認為這種在台灣普遍被接受,是不合理的要求已經違反普世的價值和勞工的基本權益───這才是可怕之處。
- 台積電目前幾乎是晶片代工業的壟斷者,尤其在高階製程。成功使人自滿,會曚蔽領導團隊,內部潛在的問題和外部挑戰都會被忽視,喪失檢討的勇氣會阻礙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史上所有偉大的企業的崩坍,那一家不是因為如此而倒閉的?
- 我在《台股和美股的差異:寫給想投資美股的台股投資人》的文章裡曾提過:在台灣,主流媒體,政府,民間,幾乎聽不見有任何對台積電負面的報導,連理性的表達都不行。台積電已經被神格化成台灣之光這種明顯是義和團式,全民無知弱智化的錦上添花式的抬頭。只要是台積電提出的要求,阻礙台積電的法令,甚至於網路上的不利台積電的看法,都會因為唱衰(到底是誰發明這個「文過飾非」字眼的?)自動被消失,被群起而攻之。
- 台灣成功的大型企業,包括台積電,幾無例外,都是硬體代工業,崇尚的是軍事化的管理,沒有聲音的員工,鼓勵除了工作和回家睡覺之外就是幾乎沒有生活的型態,企業文化是不容許任何質疑或挑戰的存在。請注意,這不是只有台積電一家公司的問題,全台灣的企業都有這樣的問題。詳情請參考我之前的貼文《失敗的台灣軟體產業政策》。
台積電如果只想自滿於台灣最大的上市企業,當然沒有問題。但如果想再成長,或想成為「真正的跨國性偉大企業」,不覺醒是不可能辦到的。
應被檢討的是問題,而不是提出問題的人;但在台灣,這種可能性並不存在。
台積電其實在台灣已經被寵壞了!
後記
本文發表後的三星期,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無預警下台退休。媒體報導劉劉德音退休也與台積電在美國的進展問題有關,這點我個人倒是一點也不意外。
註: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前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透露,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新廠,是美國政府敦促下的結果,當時他已經退休,決策是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作的。

相關文章
- 《台積電當初到底是如何被創立的?不是張忠謀》
- 《由投資美國1650億美元看出,台積電的護城河和競爭力其實很脆弱》
- 《如何由企業文化找出好公司,股市過熱時的投資人較佳的操作方式》
- 《台積電面臨哪些營運風險和劣勢?》
- 《台積電負面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方式不利未來和成長》
- 《關於蘋果企業文化推薦的好文章》
- 《晶圓代工之外,台積電正成為封裝之王》
- 《台積電的先進封裝演進史》
- 《台積電張忠謀的爭議言行》
- 《台灣廢核重創台積電,一次電價上漲使利潤率少1%,禍首台電三年漲四次電價》
- 《Rapidus會是台積電即將迎來的最強大對手》
- 《什麼是矽光子?有何重要性?目前的發展進度如何?》
- 《Onto如何賺錢?先進封裝和製程的受益者》
- 《梁孟松是中芯(SMIC)突破美國封鎖的功臣》
- 《為何台積電的估值遠低於美股同業?》
- 《台積電的DCF內在價值是多少?如何用免費工具程式快速地計算出來?》
- 《目前獲利豐厚的五大人工智慧商》
- 《負面消息是投資的一部份》
- 《台股和美股的差異:寫給想投資美股的台股投資人》
- 《失敗的台灣軟體產業政策》
- 《上市企業的壽命》
- 《台積電目前和未來共有多少晶圓廠和封裝測試廠?》
- 《台積電眼前的幾大挑戰》
- 《台積電,三星,英特爾良率和先進製程的比較》
- 《台積電晶圓代工的成本,價碼,研發成本》
- 《台積電,英特爾,三星未來晶片的新製程路線圖對照》
- 《真正掐住台積電脖子的企業艾司摩爾(ASML)》
- 《為何台積電的利潤率遠大於競爭對手?》
- 《台積電(TSMC)的2大長期威脅:美國和中芯》
- 《台積電如何賺錢?》
- 《Zyvex和次奈米半導體製程的目前發展,會威脅到台積電嗎?》
- 《英特爾是怎麼賺錢的?以及投資它的好處 》
- 《英特爾目前艱難的困境》
- 《美光(Micron)如何賺錢?投資人要注意些什麼?》
- 《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如何賺錢?驚人的長期資本回報和公司淨利潤率!》
- 《超微(AMD)如何賺錢?企業史上罕見的反敗為勝案例》
- 《長年老二的超微(AMD)表現為何令人瞠目結舌?》
- 《高通(Qualcomm)多元化成功,已不再只靠手機賺錢》
- 《輝達(nVidia) 如何賺錢?輝達改變了產業的遊戲規則 》
- 《博通(Broadcom)如何賺錢?經營方式的1項重大改變》
- 《什麼是第三代半導體》
- 《半導體設備之王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是如何賺錢的?》
- 《手握全球所有半導體廠生產核心設備的科林(Lam Research)如何賺錢?》
- 《常見的6大半導體投資迷思》
- 《利潤豐厚的半導體供應鏈》
- 《細論全球半導體晶片市場,9大細項分析》
- 《資料中心是仍在高速成長的半導體領域》
- 《2024年迄今,四家半導體企業在標普500的漲幅中貢獻了三分之一》
- 《目前獲利豐厚的五大人工智慧商》
- 《EDA寡佔商:益華(Cadence)如何賺錢?》
- 《EDA寡佔商:新思(Synopsis)如何賺錢?》
- 《三大EDA寡佔商:新思(Synopsys),益華(Cadence),⻄⾨⼦(Mentor Graphics)》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