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行業軟體?
行業垂直軟體的正式名稱應該是垂直市場軟體(Vertical market software),它是為利基行業或為獨特的客戶群的需求所開發的軟體。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奧多比公司(美股代碼:ADBE),它的所有軟體幾乎都鎖定多媒體行業的客戶。
和它相對的是簡而言之,橫向市場軟體(Horizontal market software)。 橫向市場是迎合範圍廣泛的消費者市場的市場。 換句話說,它是一種大眾市場解決方案,旨在滿足盡可能多的人的需求。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微軟公司(美股代碼:MSFT),它的所有軟體幾乎都是屬於這一類,並不限定使用者的身份或行業屬性。
著名的行業軟體上市企業比較
企業名稱 | 本益比 | 行業 | 市值(十億美金) |
微軟 | 26.36 | 橫向市場軟體 | 1820 |
字母 | 18.27 | 橫向市場軟體 | 1170 |
Meta | 11.29 | 橫向市場軟體 | 316.67 |
賽富時 | 462.28 | 橫向市場軟體 | 128.27 |
甲骨文 | 24.86 | 橫向市場軟體 | 214.57 |
奧多比 | 33.38 | 多媒體 | 165.39 |
歐特克 | 67.86 | 工程 | 41.51 |
費埃哲 | 41.66 | 金融信用評等 | 14.75 |
Veeva | 60.55 | 生命科學 | 26.2 |
新思 | 52.31 | 半導體 | 50.16 |
益華 | 57.44 | 半導體 | 44.77 |
行業垂直軟體的特性
寬廣的護城河
因為進入門檻實在太高,行業軟體的護城河都很寬廣,甚至大多數的行業軟體公司都是少數幾家寡佔整個市場,而且獨佔市場的情況並不少見。
夢幻的投資標
換言之,具規模的行業軟體公司都是投資人夢眛以求的夢幻投資標的。但前提是,必須通過時間的檢驗,能生存下來的極少數企業並不容易,主因是市場很小,能捱過早期困苦和持續多年虧損歲月的公司其實並不多。
市場估值都很高
不論那一種軟體,幾乎都有轉換成本,因此軟體公司的估值,在先天上,都會比硬體公司高;至於為什麼,請見我先前的文章的說明《軟體本益比大約是硬體公司的兩倍,依據是什麼?》。
行業軟體公司在先天上已經有估值優勢了,再加上它所具備的壟斷稀缺性,造成這類上市企業的估值都非常高,而且很少會有股價便宜的時候。股價「稍微」(請注意我的用詞是稍微)親民一點的時機並不多見,通常只會發生在十年一遇的股市大崩盤時,即使熊市時,這類企業的股價也都一樣是高不可攀。
市值多不高
行業軟體由於它是為利基行業或為獨特的客戶群的需求所開發的軟體,客戶的數目先天上會受限,不太多。這會造成總營收很難和成功的橫向市場軟體巨擘相比;大部份的這類企業的市值多不高。
產品很貴,又有漲價的權利
但也別小看他們,因為進入門檻實在太高;又幾乎都是家寡佔或獨佔市場的壟斷廠商,因此他們的產品單價的訂價都很驚人,因為客戶並沒有選擇,也不可能有替代品。總之,他們都具有單方面的漲價的權利。

相關文章
- 《這世上的確有壟斷的企業存在》
- 《美國消費金融界最重要的上市企業之一費埃哲(Fair Isaac)》
- 《Veeva,生命科學行業軟體系統的王者》
- 《行業垂直軟體都很貴,但都值得投資》
- 《三大EDA寡佔商:新思(Synopsys),益華(Cadence),⻄⾨⼦(Mentor Graphics)》
- 《軟體本益比大約是硬體公司的兩倍,依據是什麼?》
- 《雲端運算的始祖賽富時(Salesforce)如何賺錢?為何如此成功?》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Andy老師好:
光我所了解Autodesk 的核心主要產品Autocad 訂閱制費用每年都要 $1590 USD,
這對一般soho 族來說都可以買一台筆電了,更何況如果要買斷軟體可能要幾十萬,
但是正常公司或公家機關都需要正版軟體,對這些行業軟體這才是他們主要客戶,
我所知道的台北市政府機關本來有些使用Oracle 資料庫軟體,由於授權費用很貴,
後來也都統一轉換SQL Server,因為市府本就會訂閱Office 軟體,所以相對有議價空間,
還有Bentley公司開發之MicroStation 繪圖軟體也是從比較無限制套數,由於費用昂貴也漸漸採購較少套數訂閱,由於一些之前開發系統都在該軟體上,導致市府如果要轉換成本相對很高。
您說如果要投資這類行業軟體公司,連熊市都本益比都很高,是否就只能買進後長期投資,
以時間換取空間才能有較佳投資報酬?
Peter您好,
您算是對軟體業非常內行的投資人。平台基礎軟體比如作業系統,資料庫現在價格都不大可能太高,因為使用人數的基數很大,競爭很激烈;尤其是資料庫,更是如此,基本的個人使用者,現在都是不必付費的,而且小型客戶的資料還有開源免費的可以用。但大型企業還是願意付費,因為他們要的是原廠的支援,或是無法承受出了大的差錯時造成的損失。另一類的非平台基礎軟體的軟體(但使用人數還不算太少,個人或企業用戶還是不少),例如一般人會用到的奧多比軟體那就不便宜了,主要原因我個人認為有兩個,一是使用人數較平台基礎軟體比如作業系統,資料庫少了一大截,另一個原因是能生存下來的這類軟體多具有某種程度的壟斷性,例如奧多比,歐特克,費埃哲,和財捷,他們幾乎是該領域的不成文標準,用戶根本沒有選擇。
還有第三類則是更誇張的,市場更小,只有企業用戶,而且是出得起錢的公司才會使用;這類軟體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半導體業的晶片設計軟體,例如三大EDA軟體公司(過一陣子我會寫一篇和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壟斷了全世界80%的市場,這類軟體不愁沒有客戶,也有訂價權,這也是他們股價非常高昂的主要原因。
我個人的建議是:後面這兩類非平台基礎軟體的軟體(奧多比,歐特克,費埃哲,和財捷)和企業小眾的專屬行業的軟體(例如EDA軟體公司或醫療產業的"專門"軟體)只要股價非常大幅度地下跌,市場崩盤,或是不明原因導致個股"大幅拉回";投資人都可以趁機買進,長期投資一定能有很好的報酬。原因前面提過了,他們有壟斷性,沒有敵手,都存在幾十年了,都很賺錢,不可能倒閉,而且擁有訂價權,沒有取代性;光這些理由,每個都是典型難得的護城河,一般公司有一項就不容易了,何況他們通常都具備多項。至於第一類(平台基礎軟體比如作業系統,資料庫),我比較建議一般投資人不要冒然投入,因為除非你能找到微軟或早期的甲骨文,不然競爭者太多(是紅海市場,但不代表不是好投資,請注意);要很內行,仔細研究,有把握者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