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策略清晰
目前輝達的投資帝國橫跨晶片、生技、機器人及自駕車等多元領域,投資標的包括多家頂尖 AI 模型開發商。該公司也積極布局量子電腦新創,這項新興技術被視為可能為 AI 發展帶來突破性進展。
輝達已穩坐矽谷科技圈龍頭寶座,正運用雄厚資金與炙手可熱的 AI 晶片作為籌碼,取得新興 AI 公司股權,同時掌握產業發展脈動。
也可能直接併購
這些投資動作也透露輝達潛在併購目標。今年稍早輝達便在參與 CentML 於 2023 年種子輪募資後,直接將該公司納入麾下。據《CNBC》上周報導,輝達先是投資基礎網路設施業者 Enfabrica,隨後斥資 9 億美元延攬該公司執行長並取得技術授權。
目前輝達投資版圖橫跨晶片、生技、機器人及自駕車等多元領域,投資標的包括多家頂尖 AI 模型開發商。該公司也積極布局量子電腦新創,這項新興技術被視為可能為 AI 發展帶來突破性進展。
主要的投資標的
輝達 8 月的財報顯示,目前持有 43.3 億美元公開交易股票,投資標的包括 Applied Digital、安謀、CoreWeave、Nebius Group、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和 WeRide 等公司。截至 7 月底,該公司非公開交易股權證券價值已達 38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 18 億美元翻倍成長。
輝達投資組合中多數企業都與其核心業務存在策略關聯,這些公司不是開發晶片相關技術,就是提供晶片租賃服務,或將晶片應用於 AI、企業軟體及機器人領域。
輝達才在9月承諾對昔日勁敵英特爾注資 50 億美元,同時還宣布投資自駕車新創 Wayve 5 億美元。
不會有排他條款
儘管如此,輝達發言人對《CNBC》強調:「我們並不要求被投資公司必須採用輝達技術。」以 OpenAI 合作案為例,輝達僅取得「優先供應商」地位,並非獨家合作夥伴。輝達投資的企業 AI 新創 Cohere 本周便宣布,除了輝達晶片外,也將採用超微晶片。
向OpenAI投入1000億美金
9月26 日,輝達宣布對 OpenAI 投資高達 1000 億美元,這是該晶片大廠有史以來最大手筆投資案,凸顯自 2022 年生成式 AI 浪潮興起後,輝達正加速擴張投資版圖。
輝達營收強勁成長帶動現金流大增,加上併購案面臨嚴格監管環境,投資成為資金運用的理想管道。OpenAI的財務長認為 OpenAI 投資案是「雙贏局面」,既能消化部分現金,又可在 AI 晶片應用層面擴大影響力。
目前尚不清楚輝達向OpenAI投入1000億美金,是否能取得OpenAI的股權。
DGX Cloud轉型
輝達先前推出了自己的雲端服務DGX Cloud,但最近已經停止向一般客戶提供這項服服。因為自己的成本太高,並沒有競爭力,未來只會把DGX Cloud轉為自己內部的產品和專案使用。
重點是,它往後將會仰賴CoreWeave,不會再自己建構資料中心。有消息指出
輝達已向雲端 AI 基礎設施供應商CoreWeave發出了 63 億美元的訂單。
2017年後輝達所投資的企業列表
| 企業名稱 | 美股代碼 | 投資年份 |
| 圖森 (TuSimple) | TSPH | 2017 |
| 文遠知行 (WeRide) | WRD | 2017 |
| SoundHound AI | SOUN | 2017 |
| CoreWeave | CRWV | 2023 |
| 安謀 | ARM | 2023 |
| Serve Robotics | SERV | 2024 |
| Applied Digital | APLD | 2024 |
|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 | RXRX | 2024 |
| 英特爾 | INTC | 2025 |
| Charm Therapeutics | 未上市 | 2023 |
| Inflection AI | 未上市 | 2023 |
| AI21 Labs | 未上市 | 2023 |
| Imbue | 未上市 | 2023 |
| Cohere | 未上市 | 2023 |
| CentML | 未上市 | 2023 |
| Perplexity | 未上市 | 2023 |
| Charm Therapeutics | 未上市 | 2023 |
| Databricks | 未上市 | 2023 |
| Hugging Face | 未上市 | 2023 |
| Kore AI | 未上市 | 2024 |
| Nano X | 未上市 | 2024 |
| Luna AI | 未上市 | 2024 |
| Bright Machines | 未上市 | 2024 |
| Twelve Labs | 未上市 | 2024 |
| Ayar Labs | 未上市 | 2024 |
| Scale AI | 未上市 | 2024 |
| Wayve | 未上市 | 2024 |
| Figure AI | 未上市 | 2024 |
| Enfabrica | 未上市 | 2024 |
| Mistral AI | 未上市 | 2024 |
| OpenAI | 未上市 | 2025 |
| xAI | 未上市 | 2025 |
| Nscale | 未上市 | 2025 |
| Dyna Robotics | 未上市 | 2025 |
| MetAI | 未上市 | 2025 |
| Basecamp Research | 未上市 | 2025 |
| Latent Labs | 未上市 | 2025 |
| Synthesia | 未上市 | 2025 |
| PolyAI | 未上市 | 2025 |
| Oxa | 未上市 | 2025 |
| Wayve | 未上市 | 2025 |
| AXA | 未上市 | 2025 |
| PolyAI | 未上市 | 2025 |
| Revolut | 未上市 | 2025 |
| Quantinuum | 未上市 | 2025 |
| Nuro | 未上市 | 2025 |
| Field AI | 未上市 | 2025 |
| Reka | 未上市 | 2025 |
| TerraPower | 未上市 | 2025 |
| PsiQuantum | 未上市 | 2025 |
| MetAI | 未上市 | 2025 |
| Together AI | 未上市 | 2025 |
| Lambda | 未上市 | 2025 |

相關文章
- 《輝達的投資帝國,投資組合裡有那些公司?》
- 《為什麼輝達(nVidia)併購安謀(ARM)會失敗?》
- 《Applied Digital如何賺錢?》
- 《擁有AI時代最重要軍火庫的CoreWeave如何賺錢?》
- 《深入探討人工智慧語音第一股SoundHound》
- 《AI推理晶片和訓練晶片有何不同?》
- 《輝達投資人必讀的《黃仁勳傳(The Thinking Machine)》》
- 《Spectrum-X和Quantum-X矽光子交換機的上市,輝達領域的重大改變》
- 《什麼是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有何重要性?目前的發展進度如何?》
- 《龐大的輝達新業務佈局有利於股價的大幅成長》
- 《圖形處理器(GPU)主要的廠商和用途》
- 《GPU和ASIC在AI上的優劣勢比較》
- 《市場愈來愈大的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和美股和台股的相關上市企業》
- 《CUDA軟體如何強化輝達壟斷的護城河?》
- 《輝達的壟斷原因和面對的挑戰》
- 《再論輝達:人工智慧,資料中心,和繪圖的絕對領先者》
- 《輝達(nVidia) 如何賺錢?輝達改變了產業的遊戲規則 》
- 《資料中心是仍在高速成長的半導體領域》
- 《202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辛頓(Geoffrey Hinton)無意中幫助輝達從圖形晶片商突然變成人工智慧的霸主》
-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三位利用AI準確預測蛋白質3D結構的學者》
- 《紅杉資本的創始人唐·瓦倫丁(Don Valentine),矽谷創投之父》
- 《八叛徒(Traitorous Eight),半導體和風險投資業的源頭》
- 《Y Combinator和其它的風投業者有何不同?》
- 《三大EDA寡佔商:新思(Synopsys),益華(Cadence),⻄⾨⼦(Mentor Graphics)》
- 《生成式人工智慧新星OpenAI和爆紅的ChatGPT 》
- 《是中國科技的奇點還是曇花一現?從深度求索(DeepSeek)、華為(Huawei)、抖音(TikTok)、到遊戲科學(Game Science)》
- 《中國人工智慧的進展和頂尖的企業》
- 《深度求索(DeepSeek)對全球AI和股市所造成的衝擊》
- 《因人工智慧風潮獲益的產業和廠商》
- 《2024年迄今,四家半導體企業在標普500的漲幅中貢獻了三分之一》
- 《美股主要的人工智慧上市公司》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