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風險和劣勢
以前,當台積電規模不大時,台積電所面臨的營運風險和劣勢都沒被嚴格檢視過。但隨著晶片愈來愈重要,《由投資美國1650億美元看出,台積電的護城河和競爭力其實很脆弱》和《台積電眼前的幾大挑戰》來看;台積電所面臨的營運風險和劣勢已經曝露無遺。
地緣政治
台積電面臨的地緣政治和潛在的軍事衝突,只要是理性的投資人都無法忽視,畢竟沒有人會期望自己買的股票有很大的機率大幅度暴跌,甚至未來變壁紙吧?
我在《巴菲特是否不再長期持有股票了?台積電、惠普、美國合眾銀行案例分析》中,引用過巴菲特為何出脫,曾短暫是波克夏投資組合第十大持股的台積電。
根據他自己後來的說法,他會出售主要是地緣政治的風險,因此在持有台積電極其短的期間就後悔並出清,這是巴菲特很少有的投資行為。
巴菲特很少在持有一家企業如此大量的股份後,持有不到一年內就幾乎完全出清的(2022年第4季一季內就出脫86%的台積電持股),台積電如果不是唯一的一個案例,也是很少見的案例。
台灣時常發生地震
地震造成晶圓受損報廢
不論有多好的設備,技術,產能,訂單,市場;精密的晶圓廠最怕發生地震,只要一地震,輕一點的就需產線停工全面檢查,嚴重一點的就是所有線上的每片晶圓都必需廢棄───各位可以讀一下的在《台積電目前和未來共有多少晶圓廠和封裝測試廠?》中所列的表格,數一下台積電在台灣有多少座晶圓廠,每座廠的產能,再乘以每片晶圓的成本,就知道一次地震要損失多少錢了。
根據台積電2023年業務概覽,2024年12吋晶圓當量出貨量約為1,300-1,400萬片。一片晶圓少則數千美金,多則數萬美金,報價詳見我的另一則貼文《台積電晶圓代工的成本,價碼,研發成本》
一年半內三次受損
以下列出最近一年半內的三次媒體公開報導,台灣所發生較大的地震,以及台積電的受損情形:
- 2025年1月21日經歷芮⽒規模6.4地震,台積電位在南科的18、14廠傳出受損嚴重,供應鏈透露,破片數量上看6萬片,且部分設備位移。台積電10⽇公布1⽉營收時也罕⾒聲明1⽉21⽇的地震對於⾸季財測的影響,地震損失首季認列新台幣53億(美金1億6563萬元)。
- 2024年11月22⽇台南發⽣芮⽒規模 5.4 地震,根據南科管理局的通報,台積電18廠無塵室⼈員有部分疏散。
- 2024年4月3日地震主震發⽣10⼩時內,設備復原率已經超過70%,新廠復原率更是達到80%。4月18日,台積電公告說明4月3日花蓮地震的影響,初步估計將於第二季度認列扣除保險理賠後的相關地震損失約新台幣30億元(約美金1億元)。
華爾街很介意
2024 年 4 月 3 日,台灣發⽣規模7.2⼤地震,為25年來最強震,全台各地均有災情,9⼈不幸罹難,引發國際關注。CNN報導下的標題是:地震多、地緣政治緊張;台積電晶片製造「集中在台」風險高。
台積電位於時常發生地震的台灣,是除了地緣政治和台海可能的軍事衝突這兩大風險外,華爾街最在意的營運風險。這是位於台灣,躲都躲不掉的營運風險。
台灣已經樣樣都缺
被迫到美國設廠的原因,只要是半導體產業界的人士,而且生活在台灣,不難看出:台灣以前能造就出台積電,很重要的原因是台灣能提供台積電一路發展壯大的所需要的東西。
政府的支持
台灣政府自台積電成立以來,政策上永無止境的支持和相關的修法。但台積電現在規模已經太大到引起美國不滿,遲早會對台積電祭出反壟斷,您認為以台灣政府的能力,保護得了台積電嗎?
提醒各位,先前已有一樣的威盛,宏達電,友達,和奇美光電的案例了,結果全都是悲劇。請參見我的貼文《被美國整垮的超級企業和國家:日本,阿爾斯通,東芝,威盛,宏達電和台灣的面板業》
缺電
因為執政黨把反核定為該黨的政策,枉顧全世界各國近年都大力推展核能發電,以及台灣近年來缺電,以及發電成本上升的事實,在台灣今年會關閉最後一座核電廠後,台灣三不五時停電的情會更常發生,缺電的情勢會更嚴峻───即使美國在台商會,歐洲國在台商會,台灣各工商團體一再向執政最高當局反應,仍不為所動。
台積電去年就曾在法說會上揭露台灣的電價是全世界最貴的事實,詳細的討論請見的的貼文《台灣廢核重創台積電,一次電價上漲使利潤率少1%,禍首台電三年漲四次電價》。
缺水
半導體廠需要大量的用水,但台灣廢水回收利用率在全球是出名的低,而且全台工業區一直在和農業用水搶水。
簡言之,台灣的水源不僅已經短缺,使用上根本有問題,亳無長期規劃或方案。這部份請見我之前的貼文《為何台積電的利潤率遠大於競爭對手?》。
缺人工
現在台灣考大學的人約是三十年前的三分之一都不到,甚至只有當年的四分之一,晶圓廠需要的是較高級的人力,台積電加上台灣的科技界每年需要的工程師,現在全台灣每年畢業的理工專業的學生幾乎已經不夠用了。
加上台灣政府不像三十年前的政府會進行長遠的規劃,任由事態擴大,尤其是最近廿年,更是如此。長期以來法令限制,官僚橫行,對進口外來的高級白領人力處處設限,申請煩瑣,沒有完整的配套方案,根本緩不濟急。根據人力網站的統計,2024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工程師缺口已超過2.6萬人。
缺土地
美國除了很少數的繁華之地,美國的土地取用成本非常低,根本不缺土地。但台灣土地資源有限,晶圓廠所需土地不是普通的大,而且還不能太偏遠,有很多先天上的限制,加上台灣人喜歡抗議杯葛要好處。要不然台積電在桃園的擴建案為何會胎死腹中?
但是,現在這些東西,每一樣台灣都缺;站在企業發展的立場會如何選擇,答案很容易。

相關文章
- 《台積電面臨哪些營運風險和劣勢?》
- 《由投資美國1650億美元看出,台積電的護城河和競爭力其實很脆弱》
- 《巴菲特是否不再長期持有股票了?台積電、惠普、美國合眾銀行案例分析》
- 《台積電(TSMC)的2大長期威脅:美國和中芯》
- 《被美國禁運的中芯現在如何了?》
- 《梁孟松是中芯(SMIC)突破美國封鎖的功臣》
- 《台積電當初到底是如何被創立的?不是張忠謀》
- 《台積電張忠謀的爭議言行》
- 《台積電的先進封裝演進史》
- 《晶圓代工之外,台積電正成為封裝之王》
- 《台灣廢核重創台積電,一次電價上漲使利潤率少1%,禍首台電三年漲四次電價》
- 《為何台積電的估值遠低於美股同業?》
- 《台積電的DCF內在價值是多少?如何用免費工具程式快速地計算出來?》
- 《台積電負面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方式不利未來和成長》
- 《台積電目前和未來共有多少晶圓廠和封裝測試廠?》
- 《台積電眼前的幾大挑戰》
- 《台積電,英特爾,三星,中芯,Rapidus良率和先進製程的比較》
- 《台積電晶圓代工的成本,價碼,研發成本》
- 《台積電,英特爾,三星,中芯,Rapidus未來晶片的新製程路線圖對照表》
- 《真正掐住台積電脖子的企業艾司摩爾(ASML)》
- 《艾斯摩爾(ASML)為何被創立?》
- 《為何台積電的利潤率遠大於競爭對手?》
- 《台積電如何賺錢?》
- 《Zyvex和次奈米半導體製程的目前發展,會威脅到台積電嗎?》
- 《日本早已是平庸之國,沒您想的那麼先進》
- 《被美國整垮的超級企業和國家:日本,阿爾斯通,東芝,威盛,宏達電和台灣的面板業》
- 《Rapidus會是台積電即將迎來的最強大對手》
- 《無所不能的華為(Huawei)是如何賺錢的?》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