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未來的產品,服務,和技術

未來的產品

未來可能推出的產品

增強實境和虛擬實境頭戴裝置

產品介紹

根據供應鏈和媒體的報導,增強實境和虛擬實境頭戴裝置頭戴裝置可以說是幾乎確定會推出的一項未來的產品,目前的推出時程未定,比較保守的估計是2023年。

這項頭戴裝置的細節並不是很清楚,但一定會走高價路線,產量也不會太大(因為市場有限),也可能是同一部裝置可以在增強實境(Augmented Reality)和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兩種模式間進行切換。

: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是微軟的用語,而蘋果則使用增強實境這個字眼。

蘋果的技術

蘋果其實在增強實境方面已經擁有科技界領先的一些技術,幾年前就推出了ARCore的完整配套,提供開發商在蘋果的平台上進行增強實境程式的開發。

目前App Store上已經有很多的程式上架,市場上也已經有許多廠商支援蘋果所提供的增強實境的技術。

蘋果的優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從Meta在去年大張旗鼓把公司名稱由臉書改為Meta,而且宣示未來整個公司的定位都要向元宇宙轉移,甚至提出了至少10億美元的預算投資元宇宙。

但大家想過沒有,元宇宙沒有必須的裝置,軟體,平台,是不可能成功的。Meta的祖克博對這點知之甚詳,這也是為什麼Meta過去幾年一直採取補貼的策略流血銷售它的Oculus頭戴裝置的主要原因。

而蘋果在這方面擁有無人能及的優勢,請見我的《元宇宙是什麼?有那些概念股?》文章的說明。它是兩大行動裝置的平台商,已經推出許多年的ARKit的完整程式開發配套工具集,加上完整獨一無二的生態系統,以及高度忠誠的使用者。只要蘋果推出相關的頭戴裝置,一定能造成旋風。

競爭廠商

  • Meta(前身為 Oculus) :2021年共售出3百萬部的Quest 2裝置。IDC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1095萬台VR頭顯出貨量中,Meta獨占約876萬台 出貨量。並且,IDC預計2022年全球VR出貨量將進一步增長,全年出貨量將達到1390萬台。
  • 索尼:2017年時,PlayStation VR頭戴式裝置全球市佔約1/3。索尼宣布新一代VR頭戴式裝置PSVR2會在2023年初上市。
  • 三星:三星Gear VR是和Oculus VR合作開發,但三星已宣佈退出VR業務。
  • 字節跳動的Pico
  • HTC的Hive

蘋果智慧型眼鏡

產品推出的可能性

這也是一項傳說和被媒體報導多年的未來的裝置。由於以下三項基本的原因,不大可能在兩三年內推出:

  • 蘋果對自己產品的要求向來都很高;以蘋果向來吹毛求疵的公司文化,不可能只為迎合市場的期待,或是為了單純短期的商業利益,就倉促推出任何的產品。
  • 各方對蘋果產品的期待很高,希望蘋果能做出有異於目前各家所推出的各種智慧型眼鏡。換句話說,截止目前為,各方推出的智慧型眼鏡,沒有任何一家令市場印象深刻。
  • 更重要的是,以目前的科技水準,包括材料,視角,顯示清晰度,重量,混合實境,以及科技的整合程度和成熟度,都不大可能符合輕薄短小,功能令人滿意,使用者願意掏錢買的三項條件。

市場接受度高度存疑

許多媒體和華爾街分析師一再繪聲繪影,聲稱蘋果智慧型眼鏡推出後有可能會取代iPhone,成為未來十年蘋果主要的營收來源。我個人認為這是很沒有常識和不合理的推論。蘋果智慧型眼鏡的確能創造市場和營收,這點沒有疑問;但是不可能變成每個人必備的電子裝置,這是我的核心依據。而且目前和過去市場上類似裝置的市場經驗,早就證明了這一點(見以下競爭者小節)。

蘋果是一個消費型產品導向的公司,蘋果目前是營收和市值最大的上市企業,營收數字異常龐大,要找到取代佔營收一半以上取代iPhone的營收來源,基本上不大可能。

目前技術尚未成熟

而且一項產品要席捲市場,牽涉的不僅是科技的成熟度,還有使用場景,功能性,以及潛在的可能市場;就這四點而言,智慧型眼鏡都不符合資格,不會具有iPhone的地位和市場。現代人每個人都需要手機,但每個人都需要智慧型眼鏡嗎?這點我高度懷疑,至少可見的十年內不大可能。

競爭廠商

  • 微軟的Holelens:是目前市場上唯一銷售量達十萬等級的智慧型眼鏡,推出以來共銷售12萬部,但定價高達美金3,500,而且未向終端消費者全面開放消售。在2019年的MWC展會活動上揭曉HoloLens 2之後,微軟⽬前似乎已經取消原訂推出的HoloLens 3 ,後續可能轉向與三星合作打造⼀款全新混合實境頭戴裝置。加上該產品線HoloLens的發明人和核心人物剛離職,未來前景堪虞。
  • MojoVision:2022年年初發布了全球首款AR隱形眼鏡初創公司MojoLens的原型機。近日,並在2022年8月宣布開放佩戴測試。
  • Magic Leap:已由數年前的高點墜落,放棄消費者市場,目前公司狀況不佳。推出以來Magic Leap One 6只售出六千部,大部份都是贈送,只有二千部是真正賣給終端消費者。公司最大的問題是受人質疑其一再展示的技術的真實性並不存在。
  • 字母的谷歌眼鏡:由於推出時未造成市場接受,目前已由消費端裝置轉為少數企業端的特殊應用。據信推出以來只售出數千部。目前字母另起爐灶,谷歌宣布於公共場所測試 AR 眼鏡,如即時翻譯功能。
  • Meta的智慧型眼鏡:Meta初版Orion的AR眼鏡將僅分發給開發人員,不會賣給終端消費者。
  • 色拉布(美股代碼:SNAP)的智慧型眼鏡:Spectacles產品線算很失敗,後來推出的幾個版本都銷售欠佳,2017年公司還在財報中為近4000萬美元未售出的眼鏡庫存和零件進行虧損的減記。20201年推出的增強實境眼鏡,也沒有引發任何討論。
  • castAR:castAR 眼鏡結合了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的元素,2017年公司已停業。

蘋果汽車

蘋果可能會自己造車,以目前來說已經不是新聞或機密了。問題是何時要推出?

定位

蘋果車幾乎已經確定的定位:

  • 蘋果車會是使用電池的電動車。
  • 高價車市場,也就是競爭廠商會是賓士和BMW的2%的高階車的市場。一如iPhone在手機市場的定位,蘋果車的市場定位甚至會高過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的市場定位。
  • 汽車行業比手機複雜太多了,所以會找代工廠,蘋果自己造蘋果車是不可能的。

目前的難題

蘋果必須先解決以下的產品的大方向問題,否則不可能進入工程研發,更談不上進行量產了:

  • 自駕:這是很複雜的主題,牽涉的範圍非常廣泛,至少包括以下幾個領域:
    • 感應技術,相機
    • 人工智慧演算法
    • 法規
  • 要不是附方向盤?
  • 蘋果車的主要代工廠
  • 蘋果車的供應鏈的建立
  • 電池技術
  • 工程團隊
  • 時程:庫克和蘋果的目前合約只簽到2025年,因此外界猜測,比較合理的蘋果車的推出時間會在他目前的這份合約到期之前。

CarPlay

另外,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蘋果的CarPlay車載軟體系統現在已經攻佔了除了特斯拉(美股代碼:TSLA)之外的所有歐美較知名的汽車大廠了。這可以算是一項很不容易的成就。

而且CarPlay的發展已經由幾年前一開始類似玩票性質,以及只是作為汽車儀表板的界面;發展成目前的功能已經很完備。外界猜測甚至大有可能走向對抗字母(美股代碼:GOOG和GOOGL)的Android Auto車載作業系統的方向,成為汽車的核心車載操作系統。

核心技術

數據機

蘋果早就有數據機晶片了

蘋果不是沒有能力設計或推出自己的數據機晶片,蘋果早就自己的數據機晶片了。現在的問題是蘋果對自己產品的要求很高,沒有十足和完美的把握,是不可能輕易推出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大眾對蘋果的產品的挑剔程度,而且蘋果的產品在市場上通常都具有指標和風向球的重大意義,不是單純的技術性考量。

數據機有多困難?

您可能認為不就一顆晶片,蘋果有錢有人,連iPhone的晶片(此處是指應用程處理器,也就是Ax系列的晶片,並不是數據機晶片)的跑分老早就贏英特爾的個人電腦的中央處理器了,對蘋果來說,還有什麼是辦不到的。但這件事情不像多數人想的如此容易,因為數據機晶片包括四大部份,缺一不可,四者都很重要:

  • 晶片設計:這是一般人理解的部份。
  • 專利,這點並不是有錢就能解決的,要不然高通哪能一方面到處被各國政府反壟斷告上法院和收下至少每次十億美金等級的罰金;至今還到處賺大錢,掐住蘋果的喉嚨。
  • 和各通訊商及使用場景的適配測試,這會反覆耗去極長的時間,資源,人力,和金錢。不是短期可完成,也沒有任何的捷徑。
  • 向下相容性,5G手機數據機晶片必須包括先前4G,3G,2G的所有功能,技術,測試。這句話的意思是競爭者愈晚加入的困難性就愈高,因為新的參與者沒有舊有的基礎。除了的5G,還要完成先前的4G,3G,2G的所有功能,技術,測試。

數據機有多重要?

數據機(Modem),中國大陸譯為基帶處理器(Baseband processor),或稱為手機通訊晶片(Communication Processor:CP)的價格幾乎是一般常見的所謂的手機應用程處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的兩倍。

請注意:蘋果至今為止只能生產手機的應用程處理器,也就是Ax系列的晶片;無法自行生產數據機。若計入蘋果,目前全球有能力設計出5G手機數據機晶片的廠商只有六家(高通,聯發科,三星,蘋果,華為,展銳),可見技術的困難程度有多高了,所以價格這麼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iPhone只用過英飛淩和高通的產品

蘋果的iPhone很嚴格來說,只用過兩家公司的數據機,一家是高通(美股代碼:QCOM),另一家是英飛淩(美股代碼:IFNNY)。早期的iPhone主要是採用英飛淩,後來主要是用高通。蘋果和高通鬧翻後採用的英特爾的數據機,其實是英特爾在2010年用14億美元收購了英飛凌的無線業務而取得的。

收購英特爾的數據機部門

因此,基於成本,以及不願被高通掐住脖子。在英特爾2016年放棄行動運算的業務,加上蘋果之前已經開發多年,想要自行生產數據機都無法有大幅的進展,雙方一拍即合。蘋果在2019年斥資10 億美元收購了英特爾的數據機業務的整個部門

很快就會用自己的數據機

高通財務長自己都表示過,預計2023年高通僅會提供蘋果iPhone所需數據機的20%而已,因為蘋果屆時會採用自己開發出來的數據機。但根據媒體報導,目前蘋果在數據機的開發上並不順利,很大的可能無法如期在2023用上自己的數據機。

蘋果不可能放棄自研數據機

但是我個人絕對相信,蘋果會持續開發自家的5G數據機,這點我認為不會因為碰到一點麻煩就退縮。因為不論就產品的核心技術,iPhone手機對蘋果困無法替代的重要性,以及成本,這三點上的考量,蘋果都不可能放棄推出自己的數據機,最多只是時程上的延誤,不會影響大局。

醫療保健

數位醫療的策略方向

2022 年 7 月,蘋果概述了數字健康的未來整體策略,一方面通過健康和健身功能吸引消費者,另一方面則會和傳統醫療保健系統建立互動。

蘋果手錶

除了在去年推出Apple Fitness+之外,蘋果手錶已經走過初期定位不明的陣痛期,目前已經是清楚定位在個人醫療,保健,偵測相關的服務上面了,也就是往後蘋果手錶會著重和醫療相關的功能,成為蘋果手錶設計或版本更新的重點。

目前蘋果手錶已提供身體健康指數偵測的主要功能包括心跳、呼吸頻率、心電圖甚至是血氧濃度測量的功能。而一直在努力中,現在正在研發,未來可能會推出的服務包括體溫,非侵入式血糖值偵測等。

AirPods耳機

除了蘋果手錶,未來新版本的AirPods,可能成為比蘋果手錶重要的健康偵測工具。這可以從蘋果過去多來來所申請基於AirPods相關的健康偵測功能專利看得出來蘋果在這方面的投入程度。

AirPods當成健康偵測裝置確實有優勢。⽿機體積⼩再加上全無線設計,AirPods佩戴時能降低對佩戴者的影響。對比蘋果手錶和其他戴在⼿上的穿戴裝置,更「接近」⼈體,偵測⼼率、體溫時獲得的資料會更準確。

而且蘋果在過去幾年不遣餘力地擴大在醫療保健方面的研發投資,確實取得不錯的成績和贏得好評。

未來的產品
Credit: Wikimedia

搜尋引擎

蘋果只用過兩家搜尋引擎

蘋果為了擺脫對谷歌的依賴,一直被媒體報導正在開發屬於自己的網路搜尋引擎。但此事從未獲得蘋果官方任何的證實。蘋果早年也在iPhone上用過微軟的必應(Bing)做為預設的搜尋引擎,但因為使用體驗不佳,後來很快地再改回谷歌。

一年美金十億

谷歌每年至少須付美金百億(會逐年上調),才能取得蘋果裝置預設搜尋引擎的地位。投資銀行Bernstein估計2022年的這筆金額為美金二百億 。這當然是一筆很大的錢,但谷歌付得很值得,因為iPhone在美國市佔過半,iPhone的使用者都是手機的重度使用者,消費金額是安卓的兩倍,為谷歌帶來很大的商業利益(主要是廣告)以及知名度。

搜尋引擎的價值

蘋果當然知道預設搜尋引擎的價值,以及帶來的業利益和影響。由於蘋果已經緊縮裝置的隐私政策,為了避免搜尋引擎在這方面有漏洞,以及蘋果一直想發展自己的廣告業務,因此勢必得要有一個自己的搜尋引擎,這兩件事才辦得到。這也無怪乎一直有傳聞它要併購以不留使用者使用足跡的Duckduckgo搜尋引擎。

蘋果開發自己搜尋引擎的優缺點

讓我再次強調一下搜索引擎的重要性,搜索引擎是所有網路業務的核心關鍵技術!沒有搜索引擎就沒有今天的字母公司。

優勢

蘋果的優點很明顯:

  • 蘋果可以在全球15億部各種蘋果裝置上使用自己的搜尋引擎。
  • 把流量導向有利於自己的地方,為蘋果帶來龐大的現金利益;有利於自己往後的廣告業務。
  • 蘋果裝置的使用者的消費能力遠高於安卓系統,是各方都想爭取的對象。
  • 可以完全控制蘋果的生態系統,不必再看字母的臉色了。
劣勢

主要有以下幾項:

  • 如果蘋果決定自己開發而不是併購的話,這將會是一條漫漫長路,何時推出很難說,困難度很高。
  • 因為已經有高標準的Google在那裡了,而且蘋果自己的標準和使用者的標準和期望都很高。
  • 要打敗字母不大可能。

廣告

iAd

在賈伯斯時代,蘋果曾大張旗鼓地成立專門的團隊發展自己的廣告業務,當時的名稱叫iAd。但後來發展不如期望,賈伯斯承認蘋果在廣告上並不專業,當時的時機也未成熟,因此把iAd部門給解散了。

正在發展廣告業務

現在蘋果的整個生態系統很完整,規模很大,已經和賈伯斯時代不可同日而語了;因此發展自己的廣告業務其實言之成理。事實上蘋果早就已經在自己的App Store上賣廣告了,開發商可以下廣告,讓自己的程式在App Store上取得較好的曝光。但蘋果的眼光應該不只如此!

蘋果的廣告平台副總裁特雷西表示要讓目前40億美元的廣告年營收成長至破百億。蘋果的電子書閱讀軟體Books、Podcasts這類app將包含更多廣告,地圖服務Apple Maps增加搜尋廣告也有其可能性。

相關文章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法律上之責任。

在〈蘋果未來的產品,服務,和技術〉中有 4 則留言

  1. Andy老師好:
    最近股市很低迷,很多股票跌的很淒慘,為何蘋果沒怎麼跌?
    我自己去年初少量買入,到目前還是賺錢的,所以引起我的好奇,
    我不認為是巴菲特持續加碼原因(但他加碼原因之一,可能也是蘋果一直股票回購),
    通膨因素也都沒讓她下來很多,對於您新書講到蘋果每年持續股票回購,
    過去十年在外流通已下降37%,我認為應該是很重要長期因素,不知您得看法如何 ?

    1. Peter您好,
      您注意到這個現象,很不容易;我可以提供幾點我的觀察供您參加。
      (1).特斯拉和蘋果是美國散戶去年調查持有的前兩大個股,佔34%,遙遙領先其它個股。我在上一本書<超級成長股>也提過,根據國內券商複委託的統計,特斯拉和蘋果也是台灣散戶2020年調查持有的前兩大個股;2019之前則是蘋果。南韓散戶則比較狂熱,對特斯拉情有獨鍾,持有特斯拉1.6%的流通股,很多人借錢買特斯拉,這和南韓民族性和年輕一代的經濟壓力有關。 (2).實際的股價走勢也是如此,這兩檔個股是大型股中今年至今下跌算少的,蘋果-19%,特斯拉-39%(若不計入上周Q3的Delivery令市場失望而引發的幾日間的10%下挫,可能會更好些)。 (3).蘋果的部份,原因很多(我個人的看法),至Q2為止: -合併佔營收約7成的iPhone和服務兩大支柱一再創下歷史的新高(最近幾季大致而言是如此),這以它的市值規模而言,真的不容易,這是股價不易下跌的主因,因為數字最客觀。 -庫藏股(我在近期新書上提過您所說的過去十年在外流通已下降37%,這項資本操作的威力實在強大,但很少投資人會注意這個,而且只有很優秀的經理人才會做這種吃力不討好,但長期對公司和股東有益的事,況且這事需要長期的毅力和實力,正好蘋困有錢(實力),有毅力(庫克)),股利(科技股很少發放,蘋果每年會提升股利約5%),近年產品多元化,產品策略成功—注重長期策略,它的競爭者實在太弱,強大的生態圈和客戶忠誠度(造成使用者是淨流入蘋果生態圈)。 -再加上我個人認為庫克令投資人信任,我認為這是最大的因素,因為會影響成功和失敗的所有因素,我書中提過他的合約到2025(董事會希望再簽十年,但庫克嫌太長,只願簽5年約)。

  2. Andy您好:
    文章中您提到目前有能力設計出5G手機數據機晶片的廠商只有6家,想請教是哪6家?謝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