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CAPE指標
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1998年提出的席勒本益比(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to-Earnings Ratio, CAPE),也稱為周期性調整比益比。計算方法是去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實際股價除以10年間該公司去除通貨膨脹因素的每股收益的平均值。
席勒本益比主要的目的在提供一個調整經濟周期波動後的市場評估指標。它通過將市場價格與過去十年的平均實際收益進行比較,來衡量市場的估值水平。相比傳統本益比,席勒本益比更能反映市場的長期趨勢,減少短期波動對評估結果的影響。
巴菲特指標
我在《巴菲特最重要原始論述書籍—股神巴菲特的神諭(Tap Dancing to Work)》就曾引用過巴菲特自己對巴菲特指標的看法:所有公開上市企業股票的市值信全國GDP產值的比重:跌到70%或80%,買進股票獲利會很好。假如接近200%,例如1999和2000年,或是2021年近220%,買股票就是引火燒身了。
目前巴菲特指標約為220%,創歷史新高。
巴菲特曾表⽰,這個指標「或許是在任⼀特定時刻衡量估值⽔準最佳的單⼀指標。」
巴菲特指標1970年以來平均值0.95。過去,巴菲特指數一旦超過100%就會被視為估值偏高,在2020年網路泡沫時期,該指數約為170%。但近來,超過150%已成為常態。據悉,巴菲特曾在2000年前後的網路泡沫時期發表言論稱「這應該是一個非常強烈的警訊」。請參閱我之前的貼文的說明《衡量股市是否過熱具說服力的巴菲特指標(Buffett indicator)》
過去一旦超過100%就會被視為偏高,但近來美國指數超過150%已成為常態。
但請注意:巴菲特指標反映的是巴菲特的信念:從長遠來看,企業營收(以及股票市值)的成長速度不可能遠遠超過經濟本身的成長速度。他並非為了股市的交易而發明這個指標,它更像是一個宏觀尺度,他用它來衡量整個市場是便宜還是昂貴。
為何席勒CAPE指標較受推崇?
批評巴菲特指標不全然準確的懷疑論者,所持的主要的論點是海外事業占美國企業整體營收和盈餘的比率愈來愈吃重,企業規模愈大,海外營收的佔比愈高。因此基於現在的企業高度依賴海外營收,以一國國內生產毛額(GDP)計算的巴菲特指標可能較不精準──這是多數人較偏好席勒CAPE指標的原因。
整體而言,2024年美股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企業28%營收來自國外,包含許多較小企業的羅素2000指數這個比率為20%。如果只看過去幾年市值成長主要推手美股七雄,這些業者約半數營收來自國外。
以目前美股市值65.47兆美元除以美國的30.15兆美元GDP,算出目前巴菲特指標為217%。如果把市值減掉10兆美元以反映美股七雄半數營收來自國外的事實,巴菲特指標將降至183%。如果把所有資訊科技類股納入考量,巴菲特指標還會進一步大幅下降。
目前的美股CAPE指標
目前CAPE指標更是已達到了近150年歷史統計數據的第98個百分位,席勒CAPE根據股票經通膨調整10年本益比計算,目前為39.92倍,逼近40倍關卡。
席勒CAPE最近一次突破40倍是在網路泡沫破滅時期,當時其實也是該指標首次升破40倍。在那之前席勒CAPE不曾升破30倍,經濟大蕭條前夕是例外。換句話說,目前席勒CAPE已高於經濟大蕭條時期,逐漸逼近網路泡沫破裂時的水準。詳情請見我的另一篇貼文《美股和台股各項估值比較,目前兩者皆處史上高點》

相關文章
- 《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指標》
- 《衡量股市是否過熱具說服力的巴菲特指標(Buffett indicator)》
- 《巴菲特最重要原始論述書籍—股神巴菲特的神諭(Tap Dancing to Work)》
- 《一些指標對美國股市和景氣走向判讀會有助益 》
- 《聯邦快遞(Fedex)對經濟景氣直接相關的指標股如何賺錢?為何正在走下坡? 》
- 《準確率百分之百的經濟衰退指標薩姆規則(Sahm Rule)》
- 《惠譽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的理由和影響》
- 《投資人的三大殺手:通膨,利率,和稅賦》
- 《聯準會降息後股市一定上漲嗎?》
- 《投資人應如何看待總體經濟走勢和預測?》
- 《投資美股需要注意匯率風險嗎?》
- 《單利和複利計算器》
- 《國內生產總值(GDP)和股價的關係》
- 《美國歷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查詢器》
- 《投資人需要的資訊要具備2要件:可知的和重要的》
- 《投資知識需要的是廣度,而不是大多數人認為的深度》
- 《企業的財務預測,投資人別輕易相信》
- 《投資人應在意企業的表現而不是市場的表現》
- 《波段操作和擇時交易為何根本行不通?》
- 《只在意股票明牌的投資人》
- 《投資不可能有公式,但成功有方法》
- 《成功投資人的主要投資原則大同小異》
- 《投資裡的不確定性》
- 《運氣在投資成功所扮演的成份究竟有多大?》
- 《如何由企業文化找出好公司,股市過熱時的投資人較佳的操作方式》
重要聲明
- 本站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
- 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站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本人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